逗逗鱼 发表于 2024-5-12 14:05:48

监管层面来看流量至上的问题也逐渐迎来管控管控

优酷的相关措施,与今年9月爱奇艺宣布关掉前台播放量几乎一致。视频平台之外,前不久微博也发布了《关于调整微博转发评论数据显示方法的公告》,宣布对相关量数据显示作出调整。公告显示,“设置100万的上限,当转发、评论实际数目超过100万时,相应的转发、评论数目均显示为100万+。”这也就意味着,此前这些当红小鲜肉随便一条微博转发量就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场面,将即将成为历史。

平台之外,从监管层面来看,流量至上的问题也渐渐迎来管控。2018年12月26日,广电总局就宣布广播电视节目票房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已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同时表示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在布署中。

刷量带来的不止是好看的数据,还有混乱

过去几年,在唯流量论的影响下,互联网行业基本上是以数据指标来作为衡量一个视频甚至视频平台的指标。通过播放量的多少,来给作品做一个定价,哪部作品播放量高它的广告都会更值钱,还会有更多的平台来抢它。这些现象无形中会形成好多泡沫,包括将一部作品的价钱抬得虚高,甚至相关平台的市值也会相应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影视、音乐作品的刷量问题几乎成为行业公认的潜规则,好多所谓的热卖,也都存在刷数据、粉饰数据的情况。猫眼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的热卖《延禧功略》,在爱奇艺的累计播放量达到159.7亿,这是一个何等惊悚的数据。而2017年的电视剧《楚乔传》,最后播放量更是突破了400亿。当时,知名导演汪海林还曾就此发微博讥讽称:“牛X,全月球的喂奶类植物,一只看一遍《楚乔传》!”

除了在国外视频平台,2018年11月,吴亦凡新专辑推出后一天,强悍的粉丝团体就成功地让其中七首歌曲在苹果iTunes美榜的前十名中抢占了七席。以后苹果因指责其粉丝刷榜,将其排行调整至200名开外。

其实,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数据在表面上十分光鲜,而且这些潜规则之下的负面作用,给平台带来的更多是难堪,以及用户、广告主选择的不便利。在刷量现象猖獗的背景下,用户和广告主对于平台公开数据无法信任,用户对优秀作品的选择难度在降低,而广告主的投放更多时侯是在用手榴弹打空气。

2018年9月爱奇艺在宣布关掉前台播放量时就曾表示:“在这样的非良性竞争环境下,制做公司丧失了指导内容制做的衡量根据,用户在选择内容时得不到有效的参考目标,广告主也未能对营销投放的疗效作出合理评估,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底泥受到破坏。”

一刷解万难?不是,一刷毁行业。

假如革除播放量显示,起码给行业带来更多的真实。挥别单纯的以播放量为恒定标准以后,平台通过点击、评论、收藏等用户一系列多维度的操作来估算出的热度,无疑会愈加公正,也才能愈发真实的反映出用户对于作品的喜好。同时,以热度作为评判指标以后,对于这些短剧集的影视作品也会显得愈发公正。此前,好多动辄5、60集的长剧集作品,在播放量上相较于短剧集作品确实有着天然的优势,虽然在内容品质上未必胜之后者。

从爱奇艺开始,到微博、优酷的跟进,一众互联网大鳄对前台流量显示的调整虽然也喻示着——“流量为王”的时代正式成为历史。不过现阶段来看,单纯的锯掉前台播放量显示,换以热度值取代,仍然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完全改变行业存在的一些乱象。

改变不了刷量,但行业正在向好

黄牛和水军可以被称为两大最“神奇”的职业,也是上有新政,下有对策的典型“实践者”。如同黄牛手中永远有你挤破耳朵也买不到的列车票,在水军和刷量者的眼里,热度和播放量并没有哪些区别。

据懂懂笔记调查发觉,在相关平台关掉播放量显示以后,作品热度仍然可以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干预。一位刷量刷单从业者对懂懂笔记表示:“刷是肯定能刷的,就是难度和成本都要比之前单纯的刷播放量或则点赞、评论高好多。目前视频平台的影视剧和自媒体视频都能刷,只是收费不同。自媒体视频初始热度到1000大约须要300元,影视剧则须要数据评估,没有固定的收费标准,但是刷得越多越贵。”

由此可见,热度剖析并不能完全彰显一部作品的真实情况,仍然才能被人为的通过第三方手段进行干预。

对此,互联网行业剖析师丁道师对懂懂笔记表示:“关闭播放量的措施总体上对行业是利空的,但任何一种产品总要有一种方法来评判它的价值,关掉播放量显示以热度作为评判标准,某种意义上还是换汤不配药。热度也要通过一系列算法机制来进行推荐,一旦这个机制被刷量机构熟悉之后,就可以通过一些人为手段来干预。只要这个评判和推荐标准还在,数据作假的现象就很难被完全杜绝。”

同时,丁道师指出,即使不能完全避免刷量的行为,但这种平台的一系列变革也表示内容行业正在企图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希望挥别“流量至上”的误区。

可以说,从现阶段来看,无论是爱优腾等视频平台,还是微博、抖音、快手等内容分发平台,都须要一个评判指标,而只要这些指标存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作假就很难被防止。如同微博限制转发量上线为一百万以后,这些背后推手又转而对评论和点赞展开了“攻势”。

内容为王,是这个时代原创者和平台方的共同需求。以前,整个行业都秉持“唯流量论”,现在一系列的改变也喻示着,内容平台正在由单纯追求流量,转而逐步向“内容为王”迈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监管层面来看流量至上的问题也逐渐迎来管控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