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抖音大不同:普惠技术驱动与强运营中心化的较量
快手是靠普惠+技术驱动,吸引普通人记录和分享生活;抖音是靠强营运+中心化,以红人、达人和名星为驱动制造流行。可以说,:快手更像“市场经济”,抖音更像“计划经济”。摒弃小妹妹、小妹妹,摒弃段子和双击666,当我们谈论短视频的时侯,我们到底在谈论哪些?
综观过去六年,从地瓜、优酷,到美拍、秒拍,再到快手、抖音,起起伏伏中,所有参与者都在解同一个题——一个UGC短视频社区究竟用哪些方法,以哪个人群为突破口,去构架和驱动。
到明天为止,成功解了这道题的只有两个平台——快手和抖音,但它们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快手是靠普惠+技术驱动,吸引普通人记录和分享生活;抖音是靠强营运+中心化,以红人、达人和名星为驱动制造流行。
你别小看这些不同。
两个平台的差别有多大?
打个比方,如同一辆车,即使表面都是四个轮子,但一辆是柴油车,而另一辆是电动车。驱动形式不同,既决定了两个平台内部生态的不同,也决定了与外部联接形式、能量交互方法的不同。
抖音比较简单直接,锁定优质生产内容者强营运,通过极至的观看体验获取用户,自上而下俯冲,爆发力强。从成立到日活过亿,仅仅用了一年半。
到昨天为止,仍然有太多人看不懂快手。7年时间,日活超过1.3亿,月活超过3亿,每晚超过1000万条UGC短视频上传,支撑海量用户仍然活跃于此的密码是哪些?
之所以看不透,是由于太多人研究短视频,只逗留在内容层面,最多到产品层面。要读懂抖音、快手的过去和未来,就必须深入它们的地基和用户生态。快手之所以成为快手,抖音之所以成为抖音,除了始于创始人不同的价值观,更始于由此产生的不同“发动机”、社区生态和调控机制。
社区驱动:“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
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速与发展,资源配置方法是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由哪种机制决定社会形成哪些,如何生产,怎样分配。
经济学概念上,中心化控制资源配置就是计划经济;降低干预、由需求和价钱引导资源配置就是市场经济。
将这个问题平移到互联网上,对一个社区或则社交平台来说,面对的根本问题虽然一样,即社区主要由谁、生产哪些内容,流量怎样分配。顺着这样一个视角,去观察快手和抖音,你会发觉两个平台的崛起密码完全不同:快手更像“市场经济”,抖音更像“计划经济”。
1.开放生产,还是平台主导?
一个社区要发展上去,必须引导用户持续生产内容。
快手出现之前,UGC短视频平台多通过补助或广告分账剌激用户上传内容,注重大V和名星营运,但因为生产门槛较高,用户规模仍然未能突破。
快手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创始人有鲜明的价值观——普惠,让普通人记录生活。快手没有选择强营运、强干预剌激内容生产,而是通过普惠和产品设计顿时减少了短视频生产门槛。
当时,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款短视频产品,能对用户的出身、生产的内容质量足够宽容,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风序良俗,都能被推荐分发。联通互联网的爆发和下沉,长尾人群强烈的记录和抒发需求,让简单易用的快手迅速崛起。
快手对内容生产的解放,彰显在最初几年几乎没有营运,只负责制订和执行社区规则,不干预内容生产,不打搅用户,特别佛系。
抖音的崛起则走了另一个极端。启动之初,就签约了几百名民族舞学院生,对他们进行培训,生产优质内容。自诞生起,抖音就对内容生产进行强干预,除了设置各类玩法,并且直接挖掘和签约红人,提供基本薪资,并协助她们进行内容生产。
抖音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追求精品内容,制造热卖和流行。在由谁生产、生产哪些和怎样生产方面,抖音起着引导甚至主导的作用。抖音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极至的观看体验,让每条短视频都“有毒”,让观看者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相比抖音注重观看体验,快手更注重生产者利益,用户怎样更便捷生产内容,更公正获得流量,怎样在平台上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听到更大世界。
这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即使都是DAU过亿的平台,因为甚少干预内容,快手的内容更多元,更真实,用户生产积极性高,超过60%的用户上传过内容。
抖音用户构成中,达人、大v和名星则成为生产主力。《2018抖音研究报告》披露:占比4.7%的腹部生产者,覆盖了平台粉丝总数的97.7%,大部份用户是观看者,极少贡献内容。
2.流量分发注重公正,还是计划性扶持?
无论快手还是抖音,如今都是流量大户,但两个平台流量分发上有本质区别。
抖音因为强干预,流量虽然把握在自己手中,会对达人、大v和名星进行明晰的流量扶植,大量向用户推送高赞内容。对优质内容的流量倾斜,造成了显著的马太效应。
你会发觉:同样是日活过亿的平台,抖音的内容更好看,好多视频的点赞和评论数非常高。
假如照此判定抖音更火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情况是,快手对普惠理念近乎执拗地坚持,在流量分发上讲求公正,虽然是普通用户和通常作品也要公正地给以一定展示量,这些更均匀的流量分发抑制了马太效应。
一个数据是,在快手粉丝超过100万的用户,快手官方通过算法显著增加了其作品在推荐页的爆光权重,比列控制在极低的个位数,基本可以忽视不计。
快手的逻辑是,当获得超过100万粉丝后,网红、大v和名星们在关注页早已可以获取足够多的流量,假如再上热门,让强者更强,有违社区公正。
说到这儿,也就基本触碰了快手整个社区的核心,其驱动力主要缘于普惠和公正,不干预或少干预,注重对长尾作品和长尾用户的分发与联接,而这种基本都是市场经济的特点。
抖音的驱动力则来自中心化的控制和引导,在算法和人为干预中流量主要向达人、大V和名星集中,这些“计划经济”让抖音成为超级放大器,但普通用户很难获得流量。
社区生态:从用户成长到基尼系数
上文说到,快手的社区机制更像市场经济,而抖音更像计划经济。这一点,从市场主体的培植也能说明。
我们晓得,市场经济环境下,活跃的主体多是通过相对自由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形成,有一条很显著的成长逻辑: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巨头。
多年来,快手为何对普惠和公正这么坚持?
缘由很简单,假如把快手称作一个巨大的湖,决策者们不希望湖中有些生物过大,这会阻碍顶部和颈部大量生物的成长,从而损害整个生态的活力。
短视频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平台,一端是生产者,一端是消费者。快手更注重生产者体验,一方面由于快手的核心是记录和分享,另一方面只有培植大量的顶部生产者,能够从中不断筛选出优质作者。
2018年是快手创业的第7年。7年时间,快手生态中已然产生了巨大的顶部用户,数目诸多的头部用户,以及少数脚部用户。
按照快手提供的数据,用户从0开始玩快手,正常情况下,平均800多天可以积累100万粉丝。这基本上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快手大量的腹部用户来始于头部用户,而四肢用户又是从顶部成长上去的。
有意思的是,快手并不希望腹部用户成长过快。其实在她们看来,速成的颈部会让顶部用户缺少足够的耐心,进而损害成长机制。快手的这些用户沉淀、成长机制,须要时间积累。
从社区气氛看,其用户确实也具有显著的“养成”特征,从顶部成长上去的快手用户,对平台有很强的忠诚度,“感谢官方”是用户在平台上最常标明的一句话。
再来谈谈抖音。抖音极其注重消费端体验,生产端似乎是走了捷径。它的优质生产者不是靠顶部自然生长下来,是靠钱来保障的,直接花钱去买优质作者,驱动整个社区生产,同时给与定向的流量倾斜。
快手作者的成长和优胜劣汰须要时间,而抖音的这些“计划经济”不须要。因为作者体系投入巨大,必须估算投入产出比,因而抖音的商业化比快手更急迫。
http://www.qianxian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0601/1717233126106_1.jpg
综上,无论生产、消费,还是分发和用户成长,快手的崛起和成功,虽然是“市场经济”的成功,而抖音则是“计划经济”的逆袭。
其实,“市场经济”也有失灵的时侯,完全靠市场选择,同样可能形成巨大的贫富差别。
国际上,为解决市场经济可能形成的贫富差别,采用了基尼系数这个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民收入差别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快手在多年曾经,就意识到社区生态中两极分化和贫富差别的风险,于是将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引入社区生态的调控中,作为一个严格落地的量化指标。据了解,快手进行内容分发的每位策略,包括短视频播放量和评论据赞,都有基尼系数的约束性考评,防止生产者之间贫富差别过大。
将基尼系数引入社区生态调控,这在全球互联网社区和社交平台中是独创。一位短视频行业专家评价,正是这些先进的社区整治方法,让快手仍然保持着良好生态与活力。
对短视频平台来说,“市场经济”好还是“计划经济”好?
这取决于不同的价值观和阶段性发展须要。“计划经济”的抖音其实短期爆发力强,生态上却较为脆弱,主要靠少部份达人和红人提供优质内容,创意总有枯竭的三天,现在抖音大量重复性内容的存在,早已开始让用户倍感疲累。
快手的营运和商业化不如抖音强大,却是一个活力藏于内的平台,普惠激励着用户持续创作、不断进化,在社区生态顶部,一直为普通人留着一条成长通道。
其实,这就是为何7亿普通人会发觉和选择快手,这比抖音让优者更优,让强者更强的流量价值观更能触动人。
社区进化:不同调性下的商业未来
抖音的崛起改写了短视频行业,产生了快手、抖音双霸主格局。不仅压力,抖音的出现,对快手还意味着哪些?
听说,在一次内部大会上,快手创始人分享了行业竞争激化的正面意义,那就是快手真的开始变“快”,加速迭代和进化。
对比来看,快手和抖音的进化方向基本一致:
其实两家的进化方向接近,但路线的差别可能会很大,由于二者的社区生态、调性和基础大不一样。
快手指出的是记录和分享,用户以普通人为主。这些平等关系,基于真实生活的分享,让用户之间的距离感很小,互动性很强,社区拥有很浓厚的社交属性,呈现出比较强的体温、信任度和忠诚度。
快手流量池中,既有“推荐页”代表的公域流量,也有“关注页”代表的私域流量。这样的流量分布,再加上直播互动、同城和异地漫游,整个快手基于人的交互十分频繁,社交关系稳固。
而抖音在社交进化上,仍未产生稳定的关注页流量,直播发展面临困局,主要流量一直集中在推荐页。相比而言,升级为短视频社交平台难度较大,普通用户与达人、大V、明星之间有很强的距离感。
其实,这并不阻碍抖音有自己鲜明的社区调性——潮、酷、年轻,恐怕不够真实,但足够好看。
不同的社区生态,缔造了不同的社区调性和用户关系,而不同的社区调性和用户关系又影响着两家平台的商业化方向。
抖音的商业化推动更迅速,主要集中在公域流量的变现,包括信息流广告、开屏广告以及各类挑战赛,并推出了星图平台。快手在商业化方面的特征是潜力大,但动作慢,平台既有强悍的公域流量,也有强悍的私域流量,在信息流广告方面有着更奇特的社交优势。
过去7年,为了用户体验,快手仍然在焦躁商业化冲动。到明天为止,快手的整个社区生态还是一片商业化蓝海。在中国,同时具备体温、信任度和忠诚度的互联网平台非常少见。不过,无论商业系统能力还是变现效率,刚才启动商业化的快手与抖音还有显著差别,须要更大的投入和组织支撑。
说究竟,快手是一家愿景和价值观驱动的企业,抖音是一家商业利益驱动的企业,后者考虑的事情足够长远、足够有情结和追求,但前者更纯粹。
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企业竞争不止是价值观的战争,更是进化能力、组织能力和变现能力的全面对决。
快手在强悍的AI技术、社区理念和价值观之外,须要强化的是商业狼性、系统化能力,以及不被路径和既有观念所禁锢的逼抢。从近来几个月的征兆看,快手正在发起这些主动逼抢,尤其在商业化方面值得期盼。
作者:王冠雄,知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