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学会工作不拖延?10 万人在豆瓣小组思考技能速成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公众号“DT财经”,作 者:金花鼠,编 辑:阿 米,设 计:郑舒雅、戚桐珲。“如何快速学会工作不拖延的方式啊?”
刚刚压线交稿的马迪见到这条贴子心中一惊。拖延成瘾的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DDL前和时间赛事跳高了。他将这条贴子加进收藏夹,攥紧拳头下定决心,“这次非把这可恶的拖延症戒了不可!”
不过马迪也晓得,每个人的耳朵里都有几条“吾日三省吾身”的清规戒律,但在自制力成为一种谣传的2021年,怎样快速且无痛地学会自律,才是问题真正的核心。
和马迪一样,如今有超过10万人在豆瓣“马上学会小组”(以下简称马组)里思索“技能速成”这件事。他们自诩“小天才”,讨论方法和经验,也聊一些实用困扰,抱团采暖。
这些问题中藏着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使人不由得好奇,如今的年轻人都在求救哪些?想要“马上学会”些哪些?
年轻人都想“马上学会”点东西
就算从没听说过“马上学会小组”的名子,从字面上也能看出这届年轻人的小心思。
速成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思索空间被知识恐惧塞满的时代,人们恨不得向哆啦A梦借来记忆面包,把有用无用的知识通通吞进腹部。
(让人重燃北大梦的记忆蛋糕 图源:网络)
各类知识付费打上速成标签能够畅销,收藏夹里全是堆灰的学习资料,人们用5分钟看完一部影片、几句话就读完了《红楼梦》……“马上学会”攻下年轻人的心智和皮夹,几乎也成为智商税的代名词。
但这个有些悬浮的概念,正在遭到年轻人的热烈青睐。刚刚落成创立4个月的马组,已经上过豆瓣小组推荐页,吸引了超10万人的加入——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快速下降。
从发贴数目也能看出,追求速成的豆友来到了马组,也会迅速地抛出自己的问题。截至10月19日,马组的总发帖量超过了500条。虽然发贴数目不算太多,但大多数贴子都有几十条、百余条互动评论。
这显然也说明,来到马组的豆友大多有个速成梦,而且遭到的苦恼也比较集中。
热烈的小组氛围让DT君有点错愕,仿佛普通年轻人一走入这个小组,就被施展了“急急如律令” 的灵符。父母旅长20多年的耳提面命显得模糊,个个化身耳背老头,满脑袋“欲速则达得更快”的回声。
年轻人想马上学会哪些?
既然年轻人旋紧了发条、拉满了对速成的恐惧,马组成员也以“大方向——具体方式”的逻辑,向年轻人提供了减轻情绪的办法。
陷入技能恐惧的豆友们经常在标题里表明自己的苦处,所以我们从标题中总结了一份开放性答案清单,找到了困惑的来源。
从你们的答案中可以发觉,最困惑现代人的问题——或者说现代人最急于快速解决的问题——也许在于“如何获得想要的生活”。
http://www.qianxian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0614/1718377600648_0.jpg
众多贴子所提到的问题大约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经验方法、考试成绩和生活态度。
其中,拍相片是豆友们最想快速习得的方法。求助的豆友想拍出好看的生活,评论区里的小天才们通过布光、调色、滤镜的全方位讲解,留下了“手机照相沉浸式处理”的手把手教学,让人吃惊“后期的乐趣比照相的乐趣还要多”。
除了照相修图,豆友们还有众多类似的经验方法缺口,比如开车、说标准的普通话等。
起床与入眠困难等生活状态也困惑着好学的小天才们。根据艾媒咨询报告,2021年,54.6% 的国民存在入眠难的烦恼,50.4% 面临脱发问题。
当代年轻人普遍早睡起床,睡不够的痛楚和睡不着的清醒产生了强烈对抗,消耗着白领们逐渐虚弱的精神与肉体。关于无痛起床的讨论甚至超过了更贴近学习本身的“考试/备考”,排在学习清单的第二顺位。
豆友们归纳的早起方法论,包括并不限于用强力闹铃摧残同事和邻居,让母亲或恋人用浴巾直接拍脸部,以及加入“付费起床打卡群”,用贫穷的力量驾御咸鱼翻身。
DT君的朋友阿亮就是被早起方式吸引进组的人之一。但当被问起互联网学习的实际成效,他坦率地说,“每当早起的时侯还是会想,放过自己吧”。
大家努力地诉说困难,“学习”就成了解决困难的永恒主题。526条汇聚着学习欲望的分享建议和恳求请教,字里行间都是一个“学”字,这也契合了“纯学习、技能交流型”的小组定位。
普通学霸的学习讲求技巧,追求“深入理解知识概念”。但马组提供给你们的学习方向要再向前一步,考虑的是“深入理解出题人的考法”。提纲挈领地抓牢真谛,也许还能推动学习的进度。
拿英文四六级速成举例,普通的备考是系统性补全,马组的备考讲求“锚定”。在马组的四六级指导中,卷面上3篇阅读的难度是逐级上升的,应该“先做B,再做C,不做A”。同时以B篇的出卷难度和历时为基准,考虑自己应当怎样分配时间,怎么在单位时间内领到最高的分数。
有能力的中学生拿苦分数,马组的中学生拿的虽然是巧分数。
(田忌看了惊呼内行 图源:豆瓣)
除了求教学习方法论,“时间”一词也被你们广泛地提到。毕竟对组员们来说,“学习”的前缀是“马上”。“3分钟学会单车”“5分钟把括弧腿变直”受到了速成学大师们的青睐。怎么少走弯路,也是豆友们考虑的一点。
管理专家查尔斯·汉迪曾说过,如今年轻人忠诚的对象“首先是自己和自己的未来”。陷入发展恐惧的她们更倾向于听取有价值的一手消息——也就是别人真正实践过的经验所得。在发言时,组员们也经常从个人经验出发,与你们分享。
从小组发言来看,“自己”是分享体验时最常提及的对象,其次是同学、老师、同学等。典型的发言就是“我之前也是”“我个人试用的”。
前人的试错经历多少让自己才能站在“巨人”的脖子上观察问题,缓解不安情绪的同时减少试错成本。
(豆友们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 图源:豆瓣)
在马组滑水的过程中,DT君也认识到,不只有翻书考试才算学习。不少紧张病人、焦虑怪杰也向陌生人诉说心事。比如“遇到不认识的同学会手掌出汗脉搏加速”“担心由于外貌而被疏远或讽刺”等等。
这些更实际的话题也是对现代人的考验,也是豆友们希望马上学会应对方式的破局点。
这个小组,为什么吸引年轻人?
21世纪的年轻人最擅长从各种渠道吸取知识。然而互联网取经地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豆瓣马组?
一方面,是豆瓣小组的属性问题。作为速成方法集成地,“马上学会小组”为志同道合的人开辟了资源共享的空间。从高效背书到停止呕吐,任何可以学习的方法都能被自由地检索和提问。
“自学方法论”教摸不清方向的年轻人描绘学习地图和拆解小目标;“高效背书”给周期性面临考试压力的学生党们送上临门一脚;“旱鸭子游泳”总结出11条方法论,堪比线上远程游泳教练;快速入眠、摆脱懒惰、社交话术更是直面年轻人脱发、拖延、社恐的生活真相,细致入里地思索解决办法。
相较于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的杂乱无序,豆友们大多没有打广告、立人设的恰饭需求。他们的分享着生活中得来的切身体会,恨不得揪着眼睛把班里的倒数第一提溜成背多分大师。
另一方面,高质量UGC吸引了不少热爱学习概念的年轻人。小组最热门的20个贴子中,75%来自最为实用的“技能教学篇”板块。
阿亮告诉DT君,他加入马组就是为了收藏技能和功略,“出于收藏了等于学了的态度和对信息资源的恐慌,觉得收藏之后一定会看”。而评论区里清一色的“放个臀部”“蹲”,似乎也凸显出年轻人想学习又不想马上开始的常态。
艾伯特·科恩在《越轨女孩:帮伙文化》中提出了“问题假定”理论。他觉得,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企图解决自己在社会中遭受到的各种麻烦问题。找准自己究竟须要哪些,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摸准最关键的脉络,或许也是这届年轻人须要坦率面对的问题。
写在最后
怎么高效背书?怎么职场不甩锅?怎么快速获得社交牛逼症?
马组像是一个切口,在越来越多个“怎么”打头的句式中,我们听到了年轻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众人拾柴的解题方式。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提及,在传播手段并不发达的时代,成年人和儿童之间才能接收的信息存在差别,识字的成年人把握了更多的信息。但电视的出现让更年轻人的一代把握了相同——甚至更多——的信息。于是,“我甚至不如这些孩子”的恐惧情绪开始传播,对于快速把握一门方法并追上他人的需求开始出现。
在马上学会小组,“分享‘捷径’” “分享自己快速学会一样事物的经历”就是最重要的主题。
(马上学会小组的主任发文 图源:豆瓣)
小组简介中这样写道,“在我们印象中总是认为学会一样东西须要长时间积累,总是被灌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我们就是不喜欢‘努力‘就是没有耐心,就是喜欢想一些‘旁门左道’”。
所谓“旁门左道”究竟是哪些?DT君专访了马组主任AR。她觉得,“很多事都可以找到‘捷径’,没有你们想得这么苦大仇深,非要花很长时间;每个人都是有信息差的,同一件事自己甚至自己周围的人都觉得很难并且对另外的人就轻而易举,有些事自己可能认为习以为常,但是他人就很须要。”
AR在小学时,曾通过总结方法论让物理成绩急剧增强。在她眼里理所当然的事,却被其他人惊叹不可思议。“捷径”并非褒义词,而是共享经验、打破信息差的快速通道。
很多捷径就藏在我们没注意的地方,一个人的双眼假如发觉不了,那不妨说出来,多几双耳朵你们一起发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