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直播带货造假引关注,直播行业乱象何时休?
双十一活动已落幕,众多消费者参与了网络直播购物,大量交易后,退货现象亦随之增多。近期,有关李雪琴亲历直播带货造假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报道指出实际观看人数远低于宣传的311万,仅11万,这一事件再次将直播行业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直播乱象早有端倪
2019年,网红李雨晗的造假事件已引发关注。该事件暴露了MCN机构及个别网红为追求流量而盲目追求的不良趋势。直播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带货形式,吸引了大量网红和明星加入。参与者众多,数据不断刷新,甚至未达到一亿的带货量都不敢公开报道。然而,在这热闹景象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
随着时间的流逝,直播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无论是追求利润的商家还是梦想成为网红的普通人,他们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众多竞争者中独树一帜并非易事,这也为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数据造假手段多样
《深网》报道指出,直播带货刷量现象在各大平台广泛存在,包括抖音、快手、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这一现象涉及观看人数、评论互动,甚至直播销量。刷量服务明码标价,套餐丰富多样。商家或网红只需支付费用,即可获得所需的数据表现。这种大规模、公开的数据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直播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并对诚信直播者造成影响。
数据虚拟化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长期如此,不仅可能误导消费者,还可能对有潜力生产高品质商品的商家造成负面影响。在购物决策过程中,普通消费者容易受到虚假人气表象的影响,而一些秉持良心的商家,其优质商品在直播中可能因拒绝造假而遭受忽视。
商家网红各有需求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数据成为网红与商家关注的焦点。网红与明星直播时,需展示出色数据以增强竞争力。商家亦期望通过网红直播提升企业盈利,倾向于选择数据亮眼的网红。但市场容量有限,为使数据更佳,刷单成为捷径。依赖数据造假获利的行为,已形成恶性循环。
在如此压力之下,非知名主播想要崭露头角愈发艰难。他们原本凭借优质内容和真诚态度在直播界有所建树的可能性正逐渐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那些借助刷单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高人气的主播占据了大量资源,导致真正用心直播的主播所能获得的机会和资源越来越少。
平台态度暧昧不清
众多平台公开宣称对刷单行为采取严厉打击。然而,据MCN机构创始人透露,部分平台对刷单行为似乎持有默许态度。除非涉及色情、暴力、侵权等极其严重的问题,否则,对于诸如刷流量、刷播放量、刷粉丝等数据造假行为,平台通常不予干预。这种看似无为而治的态度,实则源于利益的驱动。一方面,刷量能够使平台整体数据更加亮眼,提升活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若严格执行打击措施,可能会造成部分网红和商家的流失,对平台而言同样带来损失。
暧昧不明的立场导致刷单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众多主播与商家抱有侥幸心理,坚信即便刷单也不会遭受惩罚,因而愈发大胆地从事虚假交易活动。
http://www.qianxian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3/1731431061278_1.jpg
整治行动已经开展
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指导意见,旨在强化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监管。该指导意见针对直播营销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针对虚构交易、虚假评价、直播者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现象。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将重点打击虚假宣传、协助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商业诽谤以及违法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此举标志着相关部门开始对直播市场乱象进行全面整治。
同时,直播平台正在积极打击刷量行为。在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平台的共同努力下,直播带货有望步入健康发展的正轨。这将有助于重新构建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购物,并使诚信的商家与主播能够得到应有的收益。
行业发展何去何从
整治行动虽已启动,但直播行业要彻底摆脱刷单等造假现象,尚需时日。在此期间,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仍需保持警惕。问题是,面对可能的数据造假直播,你是否敢毫不犹豫地相信那些看似热闹的直播促销活动?期待大家积极留言、点赞、转发,共同关注直播行业的良性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