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养号概念解析:为何养号对创作内容无益且多余
短视频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养号”一词尤为突出。目前,短视频平台异常火爆,众多新手纷纷尝试进入,部分人借此机会推出所谓的“养号”教程,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养号说法甚嚣尘上
市场上存在众多课程,它们以提升账号质量为名,声称通过一系列操作,可以在发布内容前使短视频账号得到改善。以2023年为例,某网络平台上此类课程销量颇高。众多初学者受其诱惑,遵照指导行动,如投身美食领域者便关注美食博主,频繁点赞、收藏和评论相关视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误以为这对个人账号有所裨益。
该观点被精心包装,仿佛拥有充分的科学支撑,宣称增加账号在特定领域的互动行为将更得平台喜爱。实则,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混淆两种不同概念
存在严重的逻辑误解。2022年,某专家曾明确指出,用户的兴趣标签与作品的标签性质截然不同。例如,用户观看美食视频,这仅反映了个人偏好。平台会根据用户的这些行为为其贴上标签,并推送更多相关内容。
http://www.qianxian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12/1733955304634_0.jpg
此现象与创作者的作品内容并无直接关联,作品的标签体系独立存在,它依据作品标题、讨论主题以及目标观众等因素进行界定,并非通过所谓的“养号”手段所能简单挂钩。
养号行为是多此一举
多项实证研究显示,即便不采取所谓的“养号”措施,账号仍可实现成功运营。2021年,一位自媒体从业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将短视频账号分为两组,一组遵循“养号”步骤,另一组则未采取任何“养号”行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初期,两组账号在流量获取等方面并未出现明显区别。
此类结论并非孤立现象,众多领域的创作者普遍存在相似意见。这表明,这种行为仅仅是在无谓地消耗新晋创作者的时间和精力,对创作过程并无任何正面影响。
内容自身才是关键
短视频账号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内容质量。众多搞笑类账号凭借新颖的创意和幽默的内容迅速获得关注。2020年,有一搞笑账号在创立初期便不断推出高水平的搞笑内容,其标题和话题设计极具吸引力。
其成功并非源于养号行为,而是依托于内容充实、趣味性强的作品。观众通过双击收藏等方式对作品进行积极互动,这些行为是构建作品标签的关键要素,进而有效吸引了更多流量涌入该账号。
背后是利益链在作祟
http://www.qianxian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12/1733955304634_1.jpg
推广养号理念的个人或团体通常存在利益关系。其中不少人的目的是通过销售相关课程获利。据去年网络媒体报道,某些售卖养号课程的人士,仅通过销售无效课程,年收入便高达百万。
他们声称要扶持新晋创作者,但实际上却是在谋取私利,将新手创作者视为可割的韭菜,这种做法实在有失道德。
小白应认清真相
新手们需保持警惕,不应受这些误导性观念的迷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众多初学者仍易受此类欺诈之害。据不完全统计,日均有上千名新手尝试进行无谓的账号维护活动。
你是否有过类似短视频诈骗的遭遇?期待大家能将此文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损害他人的账号运营真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