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TikTok难民寻求新平台,中外网友跨时差交流
外国用户小红书“集结”近期,小红书首页涌现众多外籍人士,他们在发布内容时,常常提及“tiktok refugee”这一话题标签。这些来自海外的用户阐述了他们选择小红书的原因,并在评论区展示自己的身份,相互关注。随着他们的持续增加,中外网友在跨越时差的互动中,共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网络现象。据惊蛰研究所于13日晚间统计,观看半小时的视频内容几乎全部为外国用户的分享。
迁移原因是反抗禁令
众多海外用户转投小红书,此举主要是为了对抗相关限制措施。他们倾向于使用中文社交软件,而非其他国际平台。部分用户通过使用猫咪表情包来展示他们愿意提供数据,并希望成为对平台有益的活跃用户。与此同时,美国TikTok的用户在尝试本国社交软件时,抱怨其内容中的段子和梗过于陈旧。
普通海外用户占比多
与先前转至微博的二次元绘画创作者群体有所区别,本次涌向小红书的主体主要是普通用户。部分原本在TikTok上拥有众多粉丝的全职博主,由于相关禁令的影响,粉丝数量锐减,因而转至小红书平台重新构建粉丝基础。他们期望能在新的平台上稳固地位,继续进行创作和社交活动。
界面设计成吸粉关键
有海外用户表示,小红书的界面设计融合了Pinterest与TikTok的特点,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并促使他们注册账号。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为他们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使用感受。即便在未深入了解平台规则的情况下,许多用户也被其界面所吸引,从而决定加入该平台。
平台涨粉情况多样
小红书上快速增粉现象不仅限于外籍用户。部分中国用户因内容被海外用户推荐,短时间内粉丝数激增至四万。然而,也有用户对外籍用户快速增粉表示不满,提出质疑:“难道自称白人就能迅速走红吗?”这一现象引发了一些人的负面情绪。
中外交流态度不一
小红书上的交流环境丰富多样。美国用户发出警示,提醒大家“切勿轻信美国人”。有用户呼吁官方不要推出一键翻译功能,希望保留个人空间。与此同时,也有外国网友展现出友好态度,其友好程度远超一般网络社区。然而,一些试图摆脱美国社交网络名人影响的人,却在中国互联网上发现了类似的人物。
外国用户大量进入小红书平台,这一趋势预计将如何作用于该平台的未来走向?我们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见解。同时,欢迎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以扩大讨论范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