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腾讯QQ诞生,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这只小企鹅陪伴无数人度过了青春。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QQ有着别样的情怀和记忆,而在很多00后群体中,QQ更是他们眼里最好的社交工具。适逢二十年这个大噱头,QQ怎会不搞些事情呢?
就在5月27日晚间,一个名为“QQ个人轨迹”的 H5在朋友圈刷屏,引起了不少人的转发和讨论。不得不说,从出发点来看这个创意很棒,也确实收获到可见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效果虽好但瑜不掩瑕,具体执行过程中流露出的些许瑕疵让这次营销看起来未能尽善至美,这或许也是QQ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情怀H5营销太多了,QQ这次凭什么能引起人们转发的欲望?用户基数高这一类的废话,咱们就不多说了,直接说点之前没见过的。在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看来,以QQ为代表的社交软件自带的话题属性和社交力才是关键。
从产业特征来看,不同产品对应各自不同的产业,因而有着不同的产业传播力。在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看来,一个产业的社交力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判断:
产业传播力=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比重*社交币数量
我们平时分析腾讯,尤其是BAT之间,一个连接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人。来判定商业估值及被颠覆的可能性,却很少有人从营销角度解读。事实上,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套用上面公式,BAT各自领域的产业社交力大不相同。
社交、电商、搜索的产业规模没什么可比的,我们直接看后面两项。从企业规模比重来看,腾讯在熟人社交领域就是一家独大,提起关于社交软件的情怀和话题只能是腾讯的QQ和微信。而在搜索方面,百度市场份额最大没错,但搜狗、360等搜索引擎有不少用户以及自己独有的特点,譬如搜狗的微信公众号搜索等。阿里更不用说,京东、苏宁、拼多多、唯品会,电商的玩家有太多太多。
从社交币的角度来看,前百度副总裁、自媒体人李叫兽曾经提出“社交币”这一概念,他认为让别人分享就要给别人提供利益,而社交币就是驱动用户去转发的利益点。
既然是社交软件,腾讯其实自带“社交币”,不仅仅占据着社交,更占据着用户感情。所以腾讯不仅是商业模式占据着着用户粘性,在营销上有一与生俱来的法宝,就是社交牌。腾讯卡位社交不仅仅是占据着刚需流量,营销上更是占据着敏感点,容易产生爆品激发用户参与。
换位思考,类似于此次QQ的H5,百度来搞,你第一次搜的什么?索然无味。阿里来搞,多半亦步亦趋。而腾讯却可以时不时的拿来玩,此前微信就玩过类似的营销,这就是社交话题性的价值,最易打动人。还比如网易云音乐,靠着评论这一单项社交,一块社交的边角料,就玩得风声水起的,硬是在边角料里雕出了璞玉。
事实上,社交币其实可以用【谈资】来替代。有了谈资,才有了被传播的价值。如果想要让营销信息被更多人传播,这取决于营销内容是否为大众提供谈资,发生在寻常场景下的不寻常事件。
这个其实与杜蕾斯类似,杜蕾斯为什么经常创造出刷屏营销?因为涉及荷尔蒙这个话题,所以自带“谈资”或者说“社交币”。但QQ比杜蕾斯强的是,QQ造势,杜蕾斯只能借势杜蕾斯自己造势营销很尬,往往会让人感觉下流。前一段与多个品牌联合营销被骂,还牵连喜茶就是证明。
而社交就没有这样的顾虑,每个人在社交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情感,不同情感对应各自不同的社交币,如此看来腾讯其实手里掌握着最大的“社交币银行”,很容易在营销中击中用户的情绪“G点”。
先天优势明显,也确实刷屏了一段时间,但不得不说的是,此次营销的硬伤也是显而易见的。
看到H5标题,想必大多数人也能猜到这份H5想要表达些什么内容。但这依旧不妨碍他们内心那种浏览过去自己的欲望。然而与看之前的满腔情怀和回忆不同,看完后不自觉的升起些许的失望:过去还没看够,广告来的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