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揭劣质短视频:宋溪乱象低俗擦边流量多

[复制链接]
查看80 | 回复0 | 2024-5-10 02: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商报顾客端|记者北晚调查组美编宋溪

“老婆又出去下班了,每位月给家打五亿元”“你没钱,证明你自己无能”……互联网上,参杂着一些劣质短视频,点赞评论量却不少。记者调查发觉,这类或夸张搞笑,或打擦边球的短视频,从找素材到拍摄再到流量推广都有产业链。专家觉得,劣质短视频流行除了带来“信息茧房”,更会带人们步入质量更差且有害的“感官茧房”“情绪茧房”。

插图:宋溪

顽疾

粗俗擦边流量多

“吹牛比赛开始!”话音刚落,视频中几位装扮质朴、表情略拘束的人开始一人一句,唱了上去。“我有好几家建行”“我能吃一斤砒霜”“我能救活武大郎”……伴随每位人的夸张演唱,画面背景音不时发出尖锐的哈哈大笑。这条标题文案为“你有如此能吹吗”的恶搞短视频,竟获得8万多次点赞,5万多次转发。

有的短视频,就会拿儿子当“道具”增色。一则点赞超过10万次的短视频中,一位丈夫问小姑娘,我要跟你爸结婚,你跟谁。没想到小姑娘回答说,“男人如同个衣服,拎上去都一个味道……你该干哪些干哪些去吧。”在视频留言中,不少网友表示“小人精”“太有才了”,也有网友颇有怀疑说,“这是模仿,根本不是小女孩的声音。她如此小。”

不仅夸张搞笑,还有短视频内容打情色擦边球。点击某帐号,一则则情色粗俗的短视频标题不堪入目。那些内容,大多是围绕男女两性关系或生理特征展开,单个短视频多则点赞数千上万次,少则几十上百次。该帐号目前为止发布了387条内容,但获赞已近176万,粉丝达96千人。记者注意到,内容风格相像的帐号,在该平台不止一个,且标题文案翻来覆去就这几个关键词。

与夸张搞笑和擦边情色不同,有的短视频帐号更是用“道理”或“理性”来制造恐惧,挑动社会情绪。这类短视频,流量同样不少。

另一个平台中,打着“人性”旗号的博主,所发布的多个短视频,就制造着抑郁和争议。在一则点赞超7千人的短视频中,该博主说“你没钱,证明你自己无能”“无能你就应当被淘汰,你生哪些女儿”;另一则视频中,该博主打出的标题是“怎样和妈妈和解,谁有钱听谁的”;而在一个获得近2万次转发的短视频中,他又直斥“世界上所有的套路,都是针对善良的穷人拟定的”。



“当下受众接受的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数目是暴增了,但质量是增长的。”中国传媒学院新闻大学副校长、教授曹培鑫说,相比于情色擦边短视频,一些价值观扭曲的短视频害处更大。种种内容和方式的劣质短视频流行,本质上仍是某个“瞬间”的流行,没有太多价值增量,也带来“信息茧房”的升级版——“情绪茧房”或“感官茧房”,是一种更差质量且有害的信息服务。

刷量

一万个赞100多元

为何擦边情色、恶搞粗俗、制造恐惧的短视频,流量常常不少?调查发觉,有用户需求的缘由。但多位店家也透漏,可以靠刷数据流量来赌一把平台推荐。

“发个链接我看一下。”一名提供刷量服务的店家在收到链接后,表示可以对几个短视频平台的作品刷量,“10000个赞,150元至250元不等;评论10条3.5元。需求量大,还可以送转发量。”商家说,在他这儿所有的刷流量数据,都是真人操作,一万个点赞,须要48小时之内完成。

“我们是真人操作,用机器刷量的实惠,并且对帐号意义不大”。见记者有些迟疑,其表示这个价钱是一手资源的价钱,他下边的二级代理,同样的需求,价钱会更高。当寻问刷几万点赞能够冲一冲“10万+”的热门时,他坦言没问题,而且全靠刷量,成本太高了。

另外一个给短视频提供刷流量服务的工作人员则称,目前工作室主要面向市面主流的几家平台,“播放、点赞、分享转发、粉丝,都是有的。”不仅有单点某个项目刷量的价钱,还有更便宜的套餐价钱。以推广引流一项的套餐价为例,仅需500元,就可以在某短视频平台获得10000个点赞、100万播放量、600次分享以及90个真人评论等等。

虽然,在直接刷点赞、评论、转发等流量之外,有平台也推出了对作品投放加流或加热的项目。但是这样的项目,同样被一些店家瞄上,而衍生出所谓的“代投”生意。在电商网站上,就有多个店家提供着“代投”业务。其中一家声称,“上热门,没疗效全额退票”“本店承诺包多少赞和浏览,粉丝或上热门一切以官方数据为准”。而当真正商讨时,店家表示,10元钱就可以保底15000次播放量和150个点赞,“只包保底疗效,其他一律不管。”

花钱买流量,有助于视频冲上热门,获得更多推荐流量吗?专访中,不同店家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表示要循序渐进,“作品要垂直专注,流量和点赞每晚上一点,坚持就好了。”也有店家介绍,自己的业务中,常常有刷量后获得平台推荐的情形,“我们的投放,就是要推动自然流量。靠数量把作品推动流量池,获得主动推荐。”



对于刷流量产业,曹培鑫表示,短视频行业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产业链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你想红,就有人负责在后端捧;早已红了想要保持高流量,也会有中间环节的运作,保证你不断被推流。”他说,除了短视频的生产者,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赢利。这是短视频背后产业链的运作逻辑。

量产

最短间隔一分钟

一些劣质短视频是怎样快速生产的呢?调查发觉,一些劣质短视频背后,有产业链上后端激荡的“造人设”生意,也有前端快速搬运的“量产”技术。这放大了短视频的同质化、劣质化。

“塑造奇特人设定位、展示差别化风格、根据反馈不断优化”,一名短视频推广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其背后有专业营运团队,能依照某个人的情况量身企划,提早定脚本、定镜头。12800元的套餐中,就包含构建人设以及10万粉丝、150条视频企划剪辑,1000万次爆光量等。

调查发觉,这么多的劣质短视频背后,还与一个诱因相关——为了博流量,一些热门短视频可随便用技术“搬运”或低成本“量产”。

一名自媒体刘老师介绍,只要缴费399元,就可以学习其所有技术,赚多个平台的流量费用。其中包括短视频平台,甚至可过审首发。“简单说,去别的平台搬他人的热门视频。通过技术二次剪辑处理,达到原创的疗效。”他介绍说,此做法不用拍视频,也不用写文案,三到五分钟就可做一个视频,“全网都在搬运”。

曾经述打情色擦边球的短视频博主为例。其第一条视频发表于去年2月,不到半年就靠擦边视频吸引了96万粉丝。在累计近400条短视频中,相当一部份视频的关键词在“炒剩菜”,且更新频度极快,近来三天就发表了25个短视频,不同视频的发表间隔时间最短只有1分钟。另一个同类型短视频博主,使用的内容关键词与其也有不少重合,粉丝则已过百万。

“搬运”或“量产”的目的,正是由于有流量可图。中国政法学院传播法研究中心副院长朱巍介绍,不少劣质短视频有流量,是由于有争议。而之所以有好多同质化同类型的视频出现,甚至连文案都是剽窃的,“是由于某类型的视频一旦获取流量后,一些人或则MCN经纪机构的关联帐号都会仿效。发觉它是符合算法推荐的,更多同质化、低质化的短视频就下来了。”

曹培鑫说,目前短视频平台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仍是“底线风控”。例如,主播着装是不是过分曝露,内容是否有粗话等。“技术上,她们完全可以做到,但主观上可能并不太想严格落实;同时,平台也希望热卖短视频带来充裕流量。”因此,对于劣质短视频的横行,光靠平台自律并不够。他倡议,国家公共新政介入到管理中来,给与传统媒体更多扶贫,督促短视频平台启用更细致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如何在算法与推流上细致甄别,未来也要做更细致的内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