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为何越来越冷清?百度指数和微博话题讨论揭示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33 | 回复0 | 2024-10-9 07: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双十一”活动明显感受到降温态势,搜索关注度和热议度均显著下降。往昔的全民熬夜抢购盛况和刷屏热潮,如今变得冷清孤独。何以致“双十一”的影响力急剧下滑?消费者为何不再热衷于追随这一购物盛会?

折扣日常化,“双十一”失去独特性

从历史角度观察,“双十一”因其独特属性备受关注,成为消费者期待的年度购物高峰。但电商平台的增多使得折扣促销常态化,消费者每月可享受购物狂欢,对持续优惠习以为常。正如网友黄先生指出,双十一之后紧接着“双十二”、元旦、618等促销活动,日常的520、清明节等亦不缺席,各类购物节频现。在此背景下,“双十一”的吸引力相应减弱。

“双十一”的吸力受到了直播带货潮流的明显影响。用户“花朵三米”观察到,直播平台日常促销频繁,价格优势显著,常规商品已广泛可得,与“双十一”节日相差无几。直播购物使消费者得以即时购得心宜商品并享受优惠。在此情形下,“双十一”的独特吸引力减弱,导致消费者参与热情下滑。

优惠政策精简,消费者为何依旧不满?

相较于两年前,“双十一”促销活动有所改进,去除了抢券、通宵达旦和复杂规则等问题。然而,消费者对于促销手段仍保持高度警惕。在超3000条评论中,近三成网民表达出不满,频繁提及的关键词有“繁琐”(432次)、“不愿”(181次)、“欺诈”(92次)和“复杂”(53次)。

广大消费者普遍对促销政策的繁复性及信息不明确性表示不满。虽比往年少了一些复杂度,但众多条款依然难以领会。以某些商品优惠券为例,需符合特定购买要求且期限较短。这些具体要求令消费者感到不便,有消费者甚至宁可放弃购买也不愿受限于这些条件。此外,消费者对“双十一”期间商家涨价后再打折,使实际优惠与宣传不符的做法表示忧虑。这种透明度不足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双十一”活动的信心。

价格优势不再,“双十一”吸引力何在?

“双十一”广受消费者青睐,其核心原因在于促销力度远胜于日常。但今年其价格优势似乎有所下降。本研究选取了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平台的75件热门商品,涵盖24个大类,应用“慢慢买”等工具比较历史售价。研究发现,在这三大平台上,“双十一”商品的现售价格均未创下历史新低。

尽管商品价格有所下降,顾客满意度却未见提升。以畅销的“屁屁盆”为例,比较工具显示当前售价为25元,但今年8月价格曾跌至4.5元。这样的价格波动引发消费者疑虑,部分人甚至觉得“双十一”促销力度并未超越日常价格,某些商品甚至售价有所上升。这种价格差异强化了“双十一”促销吸引力减弱的趋势。

消费动力不足,“双十一”如何重拾吸引力?



宏观视角下,"双十一"促销热度降低与整体消费动能疲软紧密相关。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增长,市场需求仍受抑。尤其是家具与建筑装饰类,受房地产市场等外部因素拖累,销售额同比下降。整体动能疲软对"双十一"促销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消费者态度正逐渐转变。在过去,"双十一"被视为购物盛事,但目前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理性消费,摒弃低价冲动消费。他们更加重视商品的价值和符合自身需求,而不仅仅是追求购物氛围。这种观念的更迭也导致"双十一"热度有所降低。

结语:“双十一”的未来在哪里?

临近第15届“双十一”,保持电商平台的消费者吸引力成为关键议题。单纯依赖促销和折扣已不足以激发消费热情,因此平台亟需探索创新办法以吸引消费者。回归商品本身、提供高品质服务和明确定价,可能是“双十一”未来发展的关键策略。

关于“双十一”购物节,提议探讨策略调整,以提振消费者购物积极性。热切期盼您于评论区发表见解。并恳请您点赞及转发本文,吸引更多业界同仁加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