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女乘客狂戳出租车司机事件”对比两件事

[复制链接]
查看963 | 回复0 | 2022-11-28 22: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海盗君(谢绝抄袭)

标题:货拉拉司机冤枉,还是活该?“女乘客刀戳司机”事件给出另一角度

男性的粗放大条,女性的细腻敏感,常常是很多争端的起源。

“货拉拉女乘客跳车事件”因为开庭审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对于谁对对错再一次引发舆论。

无独有偶,这两天刚好又发生了一起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伤害事件,同样的男司机和女乘客的阵容搭配,只不过这一次受到伤害的变成了男司机。

这两起案件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比两件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分析当事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当时人的心理状况,与我们平常时肯定是不同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两起案件,颇为巧合的是,这两件事都发生在长沙。

“货拉拉女乘客跳车事件”是一名23岁的女生叫货拉拉搬家,途中因怀疑司机偏航从副驾驶跳下,因撞到头部经抢救无效身亡。

“女乘客狂戳出租车司机事件”是一名30岁的女子在高速上突然用刀狂戳司机的脖颈,致司机严重受伤。

这两起事件都是男性司机与女性乘客,女性乘客年纪较轻,男性司机年纪稍长,都是坐在副驾驶的女乘客“突然采取行动”。

在“货拉拉女乘客跳车事件”中,有人认为是女乘客太敏感多疑,也有人认为是货拉拉司机态度太差,双方的支持者都有。

但是不论是女乘客过于敏感,还是司机态度太差,这些都是跳车事故发生之前的事情,对司机“定罪”的焦点在于女乘客跳车的那一刹那,司机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在相关通报中是这样描述的:女子将头伸出窗外,但是司机未理会,随后司机发现女子用双手抓住货车右侧窗户下沿,且上身探出了车外,司机意识到女子可能坠车的现实危险,但未制止或采取制动措施。



这段描述成为了很多人指责司机无理的关键点:副驾驶的女乘客都做出这么危险的动作了,你怎么不早点采取措施?你这就是消极!

大家这么指责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司机一定能看到副驾驶位置的情况,可有人想过没有,万一司机根本就没看到女乘客做出将身体探出窗外的危险动作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女乘客狂戳出租车司机事件”(下文称“对照组”),这起事件的发生恰好完美映射了“货拉拉事件”:因为货拉拉车内没有监控,我们可以通过“对照组”的具体画面来想象一下车内当时可能的情形。

当然,这并不是说货拉拉车内情况就一定是和出租车内一模一样,但它至少给我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的参考。

在这起事件中,女乘客(下文“女乘客”均指出租车中行凶女子)在做出危险动作前,她把刀拿在手中很长时间,期间女乘客一直望向司机、窗外,还回身往后看。这时候但凡的哥(下文均指代被袭男司机)往副驾驶这边看一眼,他都能看到女乘客手中的刀,提前做好防备,阻止意外发生。

但的哥偏偏就没往女乘客的方向看一眼,直到女乘客突然拿刀对他进行攻击。

这里我的猜测是:

第一种:的哥抽烟想避着点女生,女生的车是长途,的哥开了很长时间估计是为了提神。

第二种:的哥是为了避嫌,毕竟频频往女乘客的方向看去的话,反而会引起女乘客的猜忌和恐慌。

因此的哥朝另一边侧过身子坐,就没看到女乘客先前的一系列动作。

的哥反抗中包括按住女乘客后,也没有做出报复性的粗鲁动作,说白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根本没有加害别人的心。

此外,还有人指责货拉拉司机在女子身体探向车外时,没有及时踩急刹车等。



仔细看通报中的字眼,一开始“女子只是将头伸出车窗”,看到这样的动作应该不会有人想到对方会做傻事,毕竟女子没有大声说“我要跳车了”,她是突然动作的。

“然后”司机再看到那边时,女生身体已经在车外,手的着力点在车窗外侧下沿,只有腿在车内,身体重心基本全在车外(“然后”这个词表明司机先后两次的“看见”不具备持续性,并非一直从头到尾目睹了女乘客做出那些动作的全过程)。

这时候的女生是不会认为自己会发生意外的,她的想法只会是自己获救了,将要逃脱司机的魔掌。

试想一下,如果司机此时去抓女生她会是什么反应(不考虑司机是否能够到)?

再来看“对照组”,女乘客袭击的哥遭到反抗后,她的下意识反应是过激反抗,更加疯狂地持续手中“戳”的动作。

因此,如果货拉拉司机此刻去抓女生的话,那么女生只会更加认为司机是坏人要来抓自己,要来害自己(参考女乘客行凶前的精神状态),自己更要赶紧逃。

当她感觉到司机抓住自己时,她只会更加拼命去挣脱男司机。

以她当时的姿势,她可以用脚蹬司机,而蹬的同时又是往下跳的加力(这样司机更说不清了)。

这时,有人质疑司机为什么不踩急刹车?

在“对照组”中,的哥被女乘客狂戳脖子多刀,按理说为了反抗他应该第一下就踩刹车,但是他的做法是忍着痛去稳住方向盘,又被戳了好几下后才踩下刹车,平稳将车停住。

在第一版通报中,司机是“仅轻踩点刹和打双闪”(这一次没提这个),想象一下女生当时头朝下整个身体探出车外的画面,踩急刹未必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急刹有惯性,女子身体重心在车外又没系安全带肯定会被甩飞出去。

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司机应该一边踩急刹一边去拉女生,但是从“对照组”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可能。

女生跳车之前可能像女乘客一样犹豫了一段时间,但她跳车的行动和女乘客行凶一样都是突然的,从将头伸出车窗到司机发现她身体探出车外,再到她掉出车外最多也就两三秒,这么短的时间司机从懵逼到惊讶再到行动,是否来得及反应并做出正确决策我们就不去妄自揣测了。

这样的悲剧让人觉得非常心痛,因为它其实完全能够避免,说白了这起事件就像是“麦琪的礼物”一样,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

男人想着赶紧挣钱回家,女人想着他是不是图谋不轨,双方又不去好好沟通,不把心中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导致女生因为害怕仓促决定跳车。

男人心大,女人心细,导致双方思考问题时因为各自角度不同会存在误差,这种误差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比如:男司机随意瞄一眼女乘客,原本只是想看她是否把安全带系上,但是女乘客可能就会脑补司机在看自己的关键部位,是不是要对自己图摸不轨。

很显然这是女人想多了,但是呢,这也不能怪女人多想,毕竟很多刑事案件的受害者都是女性,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因此女人防备心强一些很正常,甚至这种防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防备心强是一回事,但是防备心太过头太敏感,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其实并非好事。

货拉拉事件里,女生可能因为她工作的关系对男性这个群体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做出了过激且偏激的举动。

女生缺乏的是安全感,如何去提高女生的安全感,如何提高女生的安全,如何消除恐慌,这才是这件事真正带给大家的东西,而不是去搞什么毫无意义的男女性别对立。

毕竟女生的安全也是靠很多男人们来守护的,要真有对立,也只是罪犯和受害者之间的对立,是坏人与无辜者之间的对立。

封闭的环境容易让人胡思乱想,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样的环境变得开放起来。

仔细筛选司机,车内情况能受到监督、乘客能随时与外交流……改变也许只有一点点,但是安全感却是大大的提升。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你认为货拉拉司机获刑一年是冤枉,还是活该?

了解社会新鲜事,记得:点个关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