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淘宝上“海王芯片”打着黑科技

[复制链接]
查看82 | 回复0 | 2024-5-10 0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气里荷尔蒙和酒精的气味混和,人们在拥挤的舞池中晃动身体。女孩男孩们接着奏乐接着舞,只是伸开手机互相碰了一下反面。

于是,信息魔盒打开了,一个网页链接弹出在屏幕上,点击进去,是她们几乎所有社交网路的帐号,包括手机号码、微信、抖音号、Instagram。

任务达成,功臣是手机反面的小贴纸。在抖音、快手、淘宝、小红书等平台上,这个圆圆的小贴纸被称为海王必备、夜店利器、社交黑科技。

抖音和天猫上“海王芯片”打着黑科技的名号出现

年青人的社交:快!准!狠!

一个圆圆的贴纸契合了年青人社交快准狠的全部诉求——利用NFC技术,容许两台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极短距离内的数据传递。贴在随身携带的手机上,只需轻轻一碰,即可让另一台手机接收到用户早已设置好的“社交主页”,迅速方便地完成“留个联系方法”这个动作。

事实上,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这项广泛运用在联通支付、手机公汽卡或则门禁卡上的技术,给陌生人社交提供了出其不意的解法。

如今基本所有的中低端手机都有NFC功能,它是ApplePay、电子卡包、智能车锁匙(例如AppleCarKey),智能设备无接触联接等场景的技术支持。用户的感知度较低,很大一部份缘由是二维码技术与NFC往往可互替,而后者跟随支付宝和陌陌支付的盛行很快吞并了用户心智。

看起来神奇的社交芯片并不高昂,在天猫上售价从三十几元到一百元不等。Instap,Stepichu,PuTouch,Unearby...各类品牌琳琅满眼。

以Instap为例,用户花79元订购以后,须要下载一个产品App,用搭载NFC功能的手机激活芯片贴,之后再在App上跟随简单的教程进行设置,在个人“社交主页”上添加社交媒体帐户的链接。其他有NFC功能的手机只要轻碰芯片,完成扫描,才能得到网页链接的弹窗,再通过“社交主页”跳转至其他社交网路。整个过程,不须要下载另外的软件。

芯片可以被贴在各类地方,不仅自己手机的NFC感应区(iPhone手机的感应区在摄像头往右区域),不然开机都会仍然收到弹窗。用户还可以通过切换多选和单选模式,依照社交意愿选择展示界面。

用户可以按照须要设置自己的社交主页

目前,这种产品的用户大多是Z世代的年青人。

Instap品牌创始人陈锦初告诉‘深响’,从今年11月产品上市以后,目前App有大约26万注册用户,订购芯片的人次占35%左右,分布在台湾、港台和欧美。年纪上看,23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75%,18岁以下的用户也占很大比列。年青人有强烈的社交需求而且更乐意尝试新的方法。

“我在日剧《办公室》里看见主角瑞恩做了一个类似的工具,就好奇如何能够实现。后来发觉似乎NFC技术可以很容易完成,市面上也没有同类产品,就决定自己开始做,”陈锦初说起创业的抓手。

他去年20岁,在新加坡的一所学院读大专,主修计算机科学。今年7月,他集合团队开始做这款产品,去年3月开始在抖音、小红书、TikTok等平台上集中投放了推广,一时间,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芯片贴。

对于“夜店”这个场景,他的想法是,虽然这是对社交芯片的使用方法的窄化,并且在营销中,“好像平台就吃这一套”。

虽然NFC社交芯片和AirDrop有相像之处。技术原意在数据传输,在年青人手上,却弄成了社交工具。

此前,AirDrop一度爆红,成为陌生人在公共场合互动的流行媒介。苹果用户们乐此不疲地斗梗图或是分享备忘录,好多奇妙的境遇发生。此场景下的半匿名性,又给这个“社交盲盒”带来更多可能性。其实了,若果你的AirDrop没关,也有可能成为性恐吓的被害者。



与市面上Tinder、探探、Soul等陌生人社交平台不同的是,NFC社交芯片和AirDrop的目的是帮助完成社交关系从线下到线上的延展。这促使主页设置、算法推荐、匹配机制、社区营运这种步骤都不再被须要,“发个图”或者“碰一下”,即完成转化,效率极高。

近场社交找寻未来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社交网路的尽头就是陌陌。

社交芯片尽管有极高的转换率,但这样的产品形态带来的问题是,它只能作为一个手机配件售卖,软件本身是其他社交媒体的中转站,社交链并不能在此沉淀。App的功能单一,用户不会在这儿逗留更多的时间,对广告主来说价值十分有限,产品的变现路径也很窄。

另外,消费行为虽然在订购芯片这一环节早已完成了。而这种产品的复购率很低,对于品牌来说,只是一次性销售。虽然才能很快实现赢利,而且当人们的新鲜感过去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很弱。

由于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市场准入门槛低,同质化产品猖獗也很严重。一个NFC标签贴纸的成本只在十块钱上下,技术上要做的只是URL入口的设计,加上品牌包装,App营运等,实现的难度不大。若果在功能上没有精细化的设计、品牌风格不突出,消费者无疑会倾向更优价的选择。

可以说,目前的产品形态,商业价值较低。但这样快准狠的产品在大洋彼岸获得了不少认可。

去年2月,两个加洲学院纽约校区(UCLA)的同事创立了Popl。这家初创公司的硬件产品和Instap等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同样在短视频平台TikTok上走红。

Popl被设计成了更多样式,不仅手机贴纸,还有锁匙圈和手环。据中文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导,截至4月初,Popl卖出了超过70万件产品,销售额达270万日元。另据Forbes(福布斯)报导,Popl在种子轮成功融资22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YC、Twitch联合创始人贾斯汀·坎恩(JustinKan),UrbanInnovationFund,CathexisVentures,以及其他天使投资人。

Popl的定位是“电子名片”

与国外几家主打“夜店社交”场景不同的是,Popl的标签是“名片的代替品”,聚焦在商务场合。团队开发了拥有更多自定义功能的付费Pro版本以及为企业顾客订制的Enterprise版本。Popl可以在线下环节中高效率满足企业在社交媒体粉丝下降、扩大活动和产品影响力、联系顾客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Popl还计划与Salesforce等顾客关系管理(CRM)软件进行结合,帮助企业顾客更好地管理销售和服务数据。

Instap创始人陈锦初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精耕社交领域。他介绍,团队正在测试新版本的App,主要添加了社区功能,容许用户在平台上发布动态。在硬件产品方面,新的一代会加入定位功能,在App上显示用户之间的距离,让她们可以更快满足线下碰面的需求。同时,他也在拓展芯片的NFC功能,例如,开发支付功能,和店家合作,用让利引流用户到店消费。

这又走回了其他陌生人社交软件“重营运”模式的老路上。对于商业模式,他直言还在摸索试错的阶段。“我们想以NFC芯片作为一个切入口,之后将她们转化成真正有价值的用户。”

社交赛道,从来都是大临江仙。

过去十几年,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社交。联通设备真实地成为了麦克卢武汉中的“人的延展”,一方面,我们与别人的连结可以轻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算法把与我们兴趣相投的人推到眼前;另一方面,我们却好像深陷一种“群体性孤寂”,在线上线下都是碎片化的存在,社交的FOMO(Fearofmissingout,错失焦虑症)如影随形。

触手可及的社交工具太多了,无处不在的陌陌、令人上瘾的抖音、“灵魂匹配”的Soul、滑来滑去的探探,还有无数被她们淘汰掉或是在冷门圈层困守清寂的产品。

然而0与1终究不能解决人的孤单感和社交恐惧。科技的确降低了人际相处的可能性。但若对工具过度依赖,社交芯片这样产品不过又是帮我们完成了一次“群体性孤寂”从线下到线上的传导。

海量资讯、精准剖析,尽在新浪财经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