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资源限时全部免费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前线论坛
频道
软件
插件
Plugin
网课
搜索
搜索
每日签到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QQ前线乐园
»
论坛
›
前线大厅
›
网络分享
›
XX 文学:一种独特的日常表演与自我呈现方式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XX 文学:一种独特的日常表演与自我呈现方式
[复制链接]
663
|
0
|
2024-6-26 16: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XX文学”在应用层面之外,还自带跟随模仿的迷因干练,有助于使用者通过这些日常演出和自我呈现的形式,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形象。
心理学家荣格觉得每位人就会在不同场合凸显出不同的形象,犹如戴上了不同的面具,而人格就是所有面具的总和。假如把使用“XX文学”看作是一种“人格面具”,这么使用者绝非等同于“XX文学”式的人,而是在特殊情景下凸显出了个别“发疯”或“废话”或“凡尔赛”的一面,这是须要我们明确的界限。
诸如,“废话文学”除了可以完成日常沟通中没话找话减轻难堪的功能,也成为了一些网红追逐热点、展现时尚的形式。一方面,“废话文学”成为了行为艺术,网红使用这些抒发方法本身即是一种演出;另一方面,就能迅速地使用这些抒发方法也意味着网红对流行事物的高度敏锐。最终,这种网红完成了视频内容的输出,也实现了个人形象的再一次传播。
今年因花式显摆走红的博主“蒙淇淇77”,在网路上打造出一种“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人设,引起了网路热议,也带火了“凡尔赛文学”这个词。虽然网友发觉这种显摆情节多为编造,但“蒙淇淇77”还是被看作“凡尔赛文学”的代表,甚至被约请出席吐槽会议。
这带来的提示是,当“XX文学”获得了足够大的关注度,将有机会实现商业变现。
微博上的“废话文学”和“发疯文学”相关话题,浏览量都已超过千万。抖音上#咱就是说#的话题播放量突破了七千万次。“XX文学”似乎早已成为了某种流量密码,只要这些关键词出现,都会被网友点击浏览。这一过程中,带货博主们也更乐意去蹭蹭热度。
据新榜观察,带货博主们也开始在商业合作中使用“鬼打墙文学”,数据显示,“精致太郎”近一个月内累计短视频带货了27件,做了8场直播,其中有6场带货直播。抖音博主“OhmyLady花花”也在11月初与某APP拍摄合作视频,主题是普通人送礼和当代语言艺术家送礼的表现对比,并将“鬼打墙文学”融入其中。[6]
一群人造梗,一群人狂欢
如前文所言,“XX文学”本身与网友们的生活境况与精神状态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么,“XX文学”体现出哪些样的传播者态度呢?
疏解恐惧情绪
买车子、找工作、催婚生娃、消费主义,网路“XX文学”的流行,和一些网友的恐惧感不无关系,这些白色诙谐也成为了疏解恐惧情绪的方法。
根据“人格面具”的观点,好多人在线上和线上似乎戴着不同面具,在网路上可以和陌生人侃侃而谈,但在现实生活面对面交流中却变得有点社恐。“废话文学”就是这些恐惧心理的一种表现,“人们在现实中惧怕抒发,到了网路便有一种找补态度,想怎样说就如何说,哪怕是屁话连篇。”[7]
不仅社交恐惧,“XX文学”还在减轻信息恐惧。在信息爆燃、不断刷新的网路环境中,我们面对着“一分钟看完一部影片”或者倍速播放的影视、播客甚至音乐,“废话文学”以及“鬼打墙文学”或者是更早的“凡尔赛文学”通过抖机灵的方法,让有趣和无聊共存,嘲讽了网路叙事模式,制造出一种“令人新奇的反差”。[8]
挑战话语规则
在彩印与纸张还没有普遍应用的唐代,教育成本昂贵,普通民众无法接触到下层文化,语言也被精英阶级所把控,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水平。随着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现今的互联网媒体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学习知识彼此互动,草根文化也急剧盛行并步入更为广泛的视野,甚至反过来影响精英文化。
假如说精英文化奠定了根基,这么草根文化则提供了创新和活力。不管是“XX体”还是“XX文学”,都可以视为草根文化中语言面向的创新。这些语言抒发方法是对既有话语规则的阐释,也是对话语规则的解构。
比如,“废话文学”可以看作是一种讽刺性的语言还击;“发疯文学”更是这么,在理智沟通失效的情况下,使用者利用非理智的语言制造出歇斯底里的状态,借此作为还击。当网友们开始使用这种语言进行对话时,无疑成为了对话语秩序的小小叛逆。
产生玩梗共同体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又一个不得不去提到的话题,“XX文学”正是一种语言上的狂欢。它平息的是严肃的话语、氛围和沟通方法,而把狂欢精神带入到了网路交流之中,产生了严肃与逗趣、理性与感性、精英与草根的对照。草根的,或则说是大众的,也更能反应出人的内心世界。
每位行业的术语或“黑话”造就了该行业的差别化特色,“XX文学”由一个人造梗,演化为一群人的狂欢,也产生了个性爆棚的“玩梗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一般是“网上滑水十级选手”,对网路流行的“梗”十分敏感,又擅于去学习模仿。成员之间用“XX文学”去交流,这些口癖成了接头暗号,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强了群体的标示性。同时,“XX文学”易于学习模仿,这个共同体也就不断有新成员加入,迸发出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XX文学”等流行梗终会被新的梗所取代,这类共同体又总是松散的、脆弱的,同时成员流动快、缺乏组织力,很难从一个“玩梗”的共同体,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行动性的共同体。
网路热梗的排浪式消费背后有哪些?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大会上,“排浪式消费”被提出,拿来指代那个火热一时,引起从众模仿,随即迅速消褪的消费现象。假如我们将这个概念套取到网路热梗上,会发觉同样的命运:蹿红快、易模仿、周期短,这是语言排浪式消费的特性。
“XX文学”类的语言抒发形式,如同在一夜之间蹿红了,成为人们你追我赶、竞相模仿的网路迷因,此后似乎又在一夜之间热度退去,旧的被淘汰,新的“文学”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如同前文提到的“XX体”“XX文学”也终会被替代。
但是,流行事物的表现方式总是在变化,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内在诉求却值得被正视。
“废话文学”是用屁话指责另一种屁话;“鬼打墙文学”是用逗趣去阐释话语,用诙谐去疏解情绪;“发疯文学”是用非理智的话语去解决问题,但我们常常见到非理智,却忽略了问题本身;“凡尔赛文学”是显摆,也是差别的展示;“丫头文学”是女人对女性话语的一次讽刺性总结,同时也是现今时代男女关系的一次浸染;“emo文学”的底色是焦虑和丧,这些情绪的症结不仅仅是个人的。那些都应当被我们关注和理解。
语言本身有它的自净能力,这些担忧“XX文学”污染了语言的纯洁性和简约性的批评者,也许可以稍作放松,用诙谐去宽容诙谐,用魔法去击败魔法,之后我们一起等待下一种语言抒发形式的出现,那可能会是信息传播者情绪的下一个出口。
参考链接:
[1]萝贝贝微博:
[2]发怒文学:
[3]屁话文学:
[4]陌陌公众号“2G滑水词条”:《为什么这届年青人不喜欢“好好说话”》
[5][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罗小舟译,上海:光大出版社,2012年。
[6]陌陌公众号“新榜”:《4亿网友争相围观,“当代语言艺术家”正在攻打互联网》,2021年11月14日
[7]陌陌公众号“光明晚报”:《“废话文学”,其实无用但有趣》,2021年11月4日
[8]陌陌公众号“红星新闻”:《“废话文学”,对信息爆燃的叛逆》,2021年11月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QQ教程篇
小Q
1775
主题
1778
帖子
6355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QQ教程篇
网络分享
绿色软件
虚拟商品
影视资源
VIP项目
网络资源
软件下载
有奖活动
新闻资讯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
1
小红书种草推广方法及适用人群,助你制定营销计划
2
小红书创作者涨粉难?关键在于建立用户信任
3
关注和增长:衡量账号长期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及优化策略
4
短视频运营领域新人如何调整自己?这些要点助你钱途更广
5
抖音播放量收入规则详解:如何通过播放量赚钱
6
如何利用小红书指数进行数据分析?快来了解一下
7
AI 文稿对账号影响不大,关键在于内容和商品转化
8
小红书关闭小绿洲,电商之路何去何从?对消费者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