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养号脚本 6·18大促临近,警惕黑灰产薅羊毛与网购诈骗,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复制链接]
查看109 | 回复0 | 2024-12-16 07: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网络购物日益兴盛,其背后潜藏的非法手段和欺诈行为正对消费者和商家权益构成威胁,这一现象已成为公众应关注的焦点问题。

网购优惠券成“薅羊毛”工具

近期,新京报贝壳财经的记者进行了调查。在“6·18年中购物节”促销活动中,各大平台与商家纷纷推出了多样化的营销策略。据数美科技的安全专家指出,不法分子会借助自动化工具大量囤积优惠券等促销资源。以6月15日为例,贝壳财经记者在一家二手平台上发现,有卖家声称可以协助用户以折扣价下单。此类黑产活动通过变现套利,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调查,2015年东鹏特饮通过扫码派发红包活动,吸引了所谓的“羊毛党”的关注。据内部估计,有5%的红包被非法获取,而实际比例可能高达8%至10%。这一现象反映出非法获取红包的活动已持续多年,对商家造成了显著的财务损失。

黑灰产利用商家活动漏洞

商家实施了包括大转盘在内的促销活动。一名安全领域的专家指出,存在被黑灰产利用的漏洞。例如,一个普通账号一天内理论上只能参与三次大转盘游戏,然而有人却成功刷取了40余万次,盗取了所有奖品。这种行为显然是利用了规则上的漏洞来谋取利益。

宣传中存在众多诸如“首单免费购”、“下载即得红包”、“提前降价”等活动。黑灰产在其中植入“诱饵信息”,商家初衷为促销,却不幸被黑灰产所利用。这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还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回收优惠券获利链曝光

数美科技的安全领域专家揭露了通过抢红包和优惠券进行非法盈利的暗链。以手机交易为例,在6·18促销节期间,有人以3500元真金白银兑换了价值4000元的手机优惠券,并将手机寄至黑产指定地点。黑产方以3850元的价格回收,而抢券者从中赚取了350元的利润。

这种盈利模式为非法灰色产业开辟了赚钱的门路,然而,平台和商家却同时遭受了营销成效未达预期和经济损失的双重打击。同时,普通消费者在购物时也可能遭遇优惠幅度缩小的状况。

App拉新另有目的

以“拉新返佣”为手段的某些平台,通过“0元购”活动诱导用户下载App。记者贝壳财经经过调查发现,这些App要求获取多项敏感权限,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涉及个人信息的上传。表面上看似为用户带来便利,实则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提醒消费者需保持警觉。

假客服假快递诈骗频发

南通市公安局提醒公众,网购过程中若遇到“订单卡住”“订单调整”“订单激活”等表述,这通常意味着可能遭遇诈骗。此类诈骗案件通常涉及犯罪分子先获取网购用户的个人信息,随后实施欺诈行为。

贝壳财经记者揭露了“快递到付”骗局现象。这类诈骗行为中,不法分子在真实快递抵达之前,先行发送虚假的到付快递进行欺诈,消费者若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警惕网络购物陷阱

网络购物因黑灰产的存在而面临诸多风险。商家在增强促销活动时需警惕黑灰产的恶意行为。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需谨慎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对看似吸引人的购物信息保持怀疑态度。在此,提问:大家在网购时是否遭遇过类似可疑情况?期待大家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网购中的潜在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