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游虽火爆但价高坑多 家长吐槽未达预期

[复制链接]
查看82 | 回复0 | 2025-2-4 14: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众多家长普遍反映研学营收费昂贵且质量不佳。动辄数千元至数万元的投入,却未获得相应的教育成果,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学营价格高昂

国内研学营的收费通常在数千至万元不等,不包括大交通费用。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家长会选择1000至6000元的研学游产品。这一价格远高于常规跟团游。许多家长不惜高价,期望孩子有所收获,但现实中却遭遇了高昂的消费。

该价格的形成有其合理依据。据旅游从业者透露,研学旅行团通常需要配备全陪导游、教师等人员,甚至包括学校教师。由于科学家、艺术家等具备特定专业技能的人才授课费用高昂,且无法通过购物点增加收入,高额的人力成本导致研学旅行团的价格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未达预期目的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参加研学营后,并未实现拓宽视野、提升知识的目标。例如,贺女士的孩子参与的研学团,活动内容仅限于简单的讲解和任务手册,缺乏其他丰富环节。家长们原本希望孩子能在研学营中拓展视野、感受多元文化,或是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但现实结果往往未能满足预期。

总体而言,研学活动理应强调教育价值,配备深入的课程内容,但现实中多数活动内容较为基础,进而显著减少了孩子们的收益。

多方面遭家长吐槽

在多场讨论中,家长们的批评主要涉及研学团的“夸大宣传”、“高价低质产品”、“擅自调整行程、削减活动内容”以及“教学质量不佳”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诸多案例显示,这些研学服务与宣传内容不符,研学活动内容不足、品质不高、管理混乱,引发了众多投诉。

这些问题暴露了研学活动的策划者未能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仅让学生匆匆浏览,缺少了深入研究和实践体验的机遇与时间。

市场收缩现状

杭州研学领域从业者指出,本年度研学市场规模呈现缩减趋势。无论是面向全国的招生规模还是整体接待游客的数量,均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各地接待机构的客户获取能力也明显下降。这种市场萎缩现象与低质量研学团的大量涌现密切相关。

大量低质量研学旅行团因宣传不实、收费不明确以及教学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众多家长对研学旅行市场产生疑虑,不愿参与。

行业乱象丛生

小红书上的某些机构自称为研学旅游培训机构,声称无需具备专业资格即可开展社区研学活动,并且仅需几堂培训课程即可掌握相关技能。这一现象暴露了研学领域规范性的不足。

研学活动并非仅限于在景区向孩子传授知识,实际上,整个行业在课程安排和从业者资质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规范和不统一的问题。

行业发展堪忧

研学行业当前存在不少问题,若不进行改进,将对未来进步造成阻碍。市场上充斥着高价低质的研学团队,这削弱了家长们的信心,并降低了市场需求。

若行业参与者未能积极解决人员配置不当、课程设计简略、监管资质缺失等问题,研学领域将难以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于研学营如何重返教育核心,公众有何见解?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