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 3.2 亿日活,抖音创作者成长计划能否让千万人月入过万?

[复制链接]
查看82 | 回复0 | 2024-6-13 0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在北海道开晚会的张一鸣还在迟疑是否启动短视频项目,当时的他应当难以想像,如今成长两年有余的抖音,已有3.2亿的庞大日活。

这个数据还将继续走低。昨天抖音总裁张楠在抖音创作者会议上提出,2020年的中国短视频日活用户数将达10亿,与明天的陌陌相当。而三岁的抖音也在今天以“新面孔”示人,推出抖音创作者成长计划,喊出要让1000万创作者有收入的标语。

抖音应当是有自信的。毕竟,早在去年代古拉K一个月涨粉1000万的时侯,就有十个广告主等排期,即便只接一半,她一个人也能在当月为黄瓜带来超百万的广告费。更何况,随着细分类目的不断涌现,如今能在抖音迅速涨粉、变现并改变人生轨迹的,早就不止代古拉K与费启鸣们。

就在前天,刚刚进驻抖音的《新闻联播》三天涨粉超千万,登上抖音热搜榜首。

这个反例有其特殊性,作为一个播出41年的老牌新闻节目,自身势能不可小觑,但同时也传达出一个讯号:短视频流量尚未见顶,创作者还大有可为。

尤其是先前冷门的新垂类内容,或许隐含着新机遇。据了解,过去半年,抖音上成长最快的内容领域是文化教育,该领域一万粉丝以上的创作者数目,半年内下降了330%。

抖音吸粉能力最强、成长最快以及最强势垂类分布

这些新垂类内容是如何通过短视频讲故事的?如何实现快速涨粉?今天我们找到三个抖音上爆红的新垂类故事。

警方拘捕vlog走红,一个短视频引起94人排队累犯

“以前我也不敢想,发一个短视频居然可以引起94个人集体累犯,还出现了排队的情况……”

聊起两个月前那条刷爆社交媒体的”全网首个民警抓获vlog”,李漠至今还有些错愕。李漠又名大漠姐姐,是公安部小V创意团队的主编,也是一名法医。

今年6月,他拍摄的一条题为“全网首个民警抓获vlog”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视频内容是广东民警严打电诈犯罪行动的收网现场。

由于内容过分硬核,这条vlog截止目前全网总播放量达3亿,据说仅40个小时82名潜逃人员全部投案,有些来不及赶来,于是先发了个视频翻供。这个数字至今降低到了94。

“抓捕vlog”走红后,李漠又拍了一条办案现场的视频,视频中,这些来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纷纷表示看过李漠的抖音,甚至有人给他点过赞。

与好多创作者不同,李漠背后是一个今年4月进驻抖音的公安矩阵号。由于拍摄内容足够硬核,时常推动一众官号转发,再加上角度接地气,涨粉也较为迅速。



例如「海南民警」从0到120万粉丝只用了三个月,「平安海南」从0到38万粉丝只用了一条视频,李漠个人帐号「大漠警示」目前也有443万抖音粉丝,账号简介里写着“vlog,辟谣技术大牛,反封建反邪,用镜头述说正能量的故事”。

由于“公安特定使命感”的关系,他们的用户群比较特殊——一部分视频显然是拍给犯罪嫌疑人看的。对她们而言,抖音像是一种民警与犯人心理交战的介质,而短视频记录了互联网时代的新警察故事。

他们曾从一起案件出发,拍摄一条辟谣网路流言的视频。案件中孩子被蛇咬,家长听信民间秘方造成小孩不治猝死。为防止同样的惨剧发生,他们须要考虑怎样让辟谣的覆盖更广。

“我一查资料,发现卫视、新华网都写过了,完蛋了,我们发还有人看吗?”李漠倍感苦恼,后来想到,既然要告诉听众防骗知识,不如亲自骗她们一次,“被蛇咬了,就要马上把中药剖开敷在创口上,在树下坐五分钟,然后你就死了。

在李漠看来,警方vlog最须要的是真实,用最直接的方法讲实话,用最简单的道理讲硬核,但作为一名法医,很多内容又容易造成恐慌。

今年清明节期间,他舍弃了传统的方法,以记录者的视角找到一位给牺牲战友做过尸检的法医老师,请他念一段战友的尸检报告。拍摄过程中,这位法医数次中断,始终没能念完,李漠纪录了整个过程,并在视频结尾写明视频未能拍摄完成。

原本是一次“失败”的拍摄任务,谁知无心插柳,这三条发布在「海南民警」的抖音视频走红,被80多万人点赞。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法医的工作,李漠特地做过一期介绍法医工作的短视频,那天夜里,他收到100多个年轻人的私信,问他如何能够当上法医、要上哪些中学,“他们都想来当我的战友”。

化学老师上抖音教书,屁学研究一战成名

向波是四川省广元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在抖音上是拥有625万粉丝的「向波老师」,成名于“屁学研究”。

视频中,向波用物理的方法解析了“响屁不臭到底是什么缘由”这一人类未解之谜。向波说,他的宗旨是“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无论是打屁还是补水,都能用物理讲明白。

事实上,在接触抖音之前,向波就计划做一些新课标物理的教学视频。让他头痛的是,由于化学方程式比较散、知识点多,学生步入初三的海量刷题状态后很容易倍感沉闷,导致好多内容记不住。因此他想,如果把每位知识点包装上去,用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应该会很有趣。

去年10月起,向波开始在抖音上传视频,探讨的第一个话题是“恋爱中的物理”,后来还有手机中的物理、美白中的物理、减肥中的物理以及上文提及的屁中的物理。他会将一段视频拆成十几条发,有时也分片断版和完整版。

不到一年的时间,向波在抖音上获得3000多万点赞。面对网友“上课时间拍视频”的指责,向波回应说,这些趣味物理专题视频都是在不耽搁中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利用闲暇时间拍的,每个月录一次,一次十多分钟,再剪辑成十余个视频发布。

“和针对应试教育的传统45分钟课堂相比,这区区十分钟的备课素材量是它们的十几倍。”一般情况下,向波须要先企划每位趣味视频的知识点,这些灵感有些源自教学经验,有些源自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脑暴以及生活中的细节观察。确定知识点后,需要收集大量资料,看中英文献,多重查证准确性,包括讨教一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也有些灵感直接来自其他视频,“比如我有一个在讲乙炔的小视频标题是‘不要由于学习,而耽搁了打屁’,这个就来源于我看见一条‘不要由于工作,而耽搁了垂钓’的短视频”。

向波说,抖音打开了他这样一个普通的基层班主任涉足短视频科普教育的潘多拉宝盒,对传道授业这件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60后地质学家借短视频科普,带11万网友考察古生物化石遗迹

“这石头有5.4亿年历史了。”镜头前,60后地质学家苏德辰正在展示一块长5厘米、宽3厘米的石头,石头上留有密密麻麻的网状痕迹,他初步判定这是唐代海洋中蓝藻生活过的证据。

不久前苏德辰去四川考察古生物化石遗迹,那里被学术界称为天然的自然博物馆。由于他把走访过程弄成了短视频发布,所以追随他走访的,还有11万抖音网友。 过程中,他展示了四川澄江帽天山地区的寒武纪初期古生物化石群、用锤子剥开寒武系碳质粉砂岩结核的过程,以及恐龙谷展馆保存的云南龙化石。

不到5个月的时间,苏德辰在抖音号「地科苑」发布了285条抖音视频,获得59.5万点赞。

在科普工作这条路上,苏德辰早已走了近20年。他做过各类方式的科普,在科普网博客撰写了200多篇博文,做过数百场科普报告,但都没能达到短视频所能带来的直观、生动以及及时的触达疗效。

也因而,相较于视频播放量与点赞数,苏德辰更看重借助用户反馈来判定的“到达率”。比如他在丹霞山讲解岩层侵蚀问题,有网友说自己去玩的时侯没有得到解释,看了视频后明白了原理;讲到禄丰县恐龙,就有重庆合川的人留言说成都也有恐龙遗迹;讲禄丰县古生物遗迹,云南石林的人就问他“什么时候讲讲九乡”。

他认为地质学有着无穷魅力,而短视频是一扇通往更多人的窗口。虽然任重道远,但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视野的扩宽,他倍感科普正迎来新的机遇。

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问苏德辰:我们为何要学科学,这有什么用呢?苏德辰借清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事例描述了这些“无用的美感”:

“他四处去玩,在他人眼中就是个玷污钱的放荡公子,但综观中国历史,徐霞客这样的人真的太少了,现在还有谁记得那时候的状元是谁、秀才是谁?但徐霞客永远被人记住了。他对石灰岩地貌和丹霞地貌的科学考察、对河流水道源头的探求,不就是那时候的人们觉得的无用的东西吗?”

抖音探路「视频百科全书」,想让一千万创作者赚到钱

历经两年的成长,抖音已不只是那种“好看的小妹妹小姐姐跳舞唱歌”的潮酷年轻人社区,而是在尝试显得“普世”,渴望在带来窃喜之外,还能留下思索。

用张楠的话说,未来她们希望抖音可以是“汇集人类文明的视频版百科全书”。

具体如何走,抖音正在探路:昨天抖音创作者会议上提出新流量、新场景和新服务。

从流量的角度,虽然短视频流量红利尚存,但粉丝的价值亟需显现。昨天抖音宣布,将优化提高关注流量和本地流量的权重占比,换句话说,抖音可能会进一步强化社交属性。

从场景的角度,抖音已完成巨型流量池的初步搭建,下一步须要更多方向的内容精耕,于是抖音放时长,补“短板”,给讲故事的人留出空间。先是4月开放1分钟权限、10亿流量扶植vlog,又在今天宣布放开15分钟长视频权限,还将推出视频合辑功能。 从服务的角度,创作者服务中心今日宣布全面开放,未来还将推出抖音创作者学院、升级星图平台,目标是“让超过一千万创作者在抖音赚到钱”。一个案例是,萌宠类颈部帐号「在下铁头阿彪」接入星图半年,目前早已实现月入10万。

从张楠说的“一开始你们都把短视频想小了”,到如今短视频行业全面爆发,短视频早已成为每位人抒发自我的容器。只要足够有才气,就有机会成为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