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毕业的李姓抖音博主卖 AI 课,虚假宣传、营销、抄袭侵权,课程名不副实

[复制链接]
查看114 | 回复0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作者明敏、梦晨。立秋星球有更改和编辑。

你们好,我是马里奥。

Sora上线后,下边这张图传得沸沸扬扬,乍一看诧异了:

右边这人我认识,OpenAI的CEOSamAltman,可左侧那位正在直播的「中国AI大鳄」,是谁?

此后,各大主流媒体揭秘了那位李姓抖音博主,原先是一位踩在了风口上卖AI课预估赚了1.5亿的网红。

一个结业于北大川美的门外汉,涉及到虚假宣传(自我介绍北大博士;Sora至今尚未对外开放,他就说自己有名额能开课)、虚假营销(永远只剩最后6个名额)、抄袭侵权(将开发者模型套壳借给别人)、以及课程名不副实。

上过课的网友说,课程都是网上公众号文章里写过非常肤浅的东西,如ChatGPT有多厉害,还有众多胡诌八道。10节课还有3节课在卖广告,以及制造恐惧引导订购3000多的进阶课。

「OpenAI还没找到商业化的方向,大洋彼岸的中国有人靠割茴香就赚得盆满钵满了,不晓得是该慨叹中国人挣钱之小聪明,还是产业已死的怨愤。」

■目前该博主的所有帐户都早已严禁关注,课程全网下架。

好多网友听到后气愤疾首:

「明明网上有这么多真高手免费教你们,为何要花这冤枉钱,浪费时间,听一个凡是看过几篇文章都比他懂得多的人胡诌八道?!」

而在真高手里,呼声最高的就是昨晚立秋星球推荐给你们的那位!

哪些样的B站Up主,让AI专业的导师们纷纷推荐给中学生看,甚至导师自己也追更?

又是哪些样的Up主,让网友惊呼“简直是做慈善”。

没错,他就是AI大牛李沐!

「沐神」是谁?

李沐专科、研究生均结业于北京交通学院,其中专科就读于上交以培养计算机科学家而享誉的ACM班。

2011年,因为领到的offer并没有合适的导师,李沐北上抵达百度工作,兼任中级研究开发员。

在这期间,他创建了一套分布式机器学习广告系统,具体来看就是使用机器学习来预测一个广告是不是会被用户点击。

同年年末,李沐收到了卡内基梅隆学院CMU的offer,2012年8月即将赴美读博。读博期间,李沐一边进修更多AI领域的知识,一边也在大胆实践。

他曾和同学在GitHub上创建DMLC组织,就是这个社区开发出了大名鼎鼎的深度学习框架——MXNet。

博四时,李沐以兼职身分去了亚马逊,继续做MXNet的相关应用。结业后,他选择留在亚马逊,现在已成为亚马逊首席科学家。

■李沐是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科学家,也狠狠打了这些说中国教育不行人的脸。

按照自己读博、工作的经历,李沐都写了长文总结,曾在知乎上揽赞上万。

但是前辈对写文这事儿虽然很感兴趣,前不久还在B站发表了《用随机梯度增长来优化人生》一文,值得一看。

不过,即使身为作为工业界大牛,李沐那些年在教学上反倒花的工夫不少。

他曾在UC伯克利兼任客座院士,前几年又开始在耶鲁以兼职讲师身分讲课。

在视频平台上开课也不是他第一次尝试了。此前他在UC伯克利时,就曾把课程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让更多人免费学习。

他和AlexSmola等人编撰的《动手学深度学习》也已被视为业内入门深度学习的优秀教材。

其实,李沐在增加AI入门门槛这件事上,已然身体力行多年,这也是诸多AI从业者景仰李沐的诱因之一。

免费上哈佛的课

还是英文版!

上个学期,李沐在哈佛学院开了一门《实用机器学习》的新课,不仅哈佛中学生能在线下学到以外,课程的录象、PPT也都在网上免费公开。

不过B站上能看见的版本却不是课程录象,而是李沐回到家里再专门用英文重新录制的!

课程录制的地点,是他在家里车库搭建的摄影棚。而录制的时间,也许是带娃的空挡,其实是半夜。

来听课的网友纷纷表示,「简直是把饭送到嘴里」、「还有哪些理由不学?」。

但是李沐对于自己的课程,也非常用心。

他觉得长视频能让你们看下去音效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他特意剁手买了两个300多港元的专业扬声器,录试音视频让粉丝来选那个疗效最好。

虽然是英文课程也想配上字幕,为了让不便捷开声音的粉丝静音也能学习,换了能手动辨识字幕的剪辑软件,但发觉并不好用。

这一吐槽「吓」得网友们赶快来推荐软件,生怕他会因而断更。

录制课程极其复杂。

尤其是论文精讲这个系列,录一篇文章的时间大约是5个小时,沐神通常都是每晚半夜找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做一点,差不多10天才能出一期。

据悉,李沐的这种课程都是自己抽时间录制,基本都是在白天哄娃睡着后开始。

一门正课再加上穿插的论文精读,李沐几乎成了一位日更Up主,粉丝数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突破10万,目前早已70多万。

沐神教你读论文

正课之外,李沐近来还新「开坑」了精典论文精读系列。而也是进行人工智能学习的刚需。

哪怕你不学人工智能,学习读一篇论文在任何学科也极其重要。

论文精读这个系列开始于一次投票。原本李沐问的是你们想听「三分钟讲论文,晓得是哪些就行」还是「深入讲解,读懂每一句话」。

没想到有好多网友留言「其实更希望了解究竟该如何样读一篇论文」。

李沐认为这个看法挺好,第二天就录了一期《如何读论文》作为系列开篇,把自己多年的心得总缔结实用的流程。

李沐读论文的方式,是读三遍:

第一遍,读完标题、摘要后直接跳到推论部份,之后可以「稍微瞄一眼」主要的图和表。

这一遍只须要花十几分钟,目的是了解这篇论文大约讲了哪些、质量怎样,便于快速判定这篇论文是否适宜自己。

第二遍,假如决定继续读下去,就可以从头到尾粗读一遍,重点关注论文使用的技巧和之前有何不同。

这一遍也不用关注太多细节,公式等细节可以先忽视掉,判定一下了解到这儿就可以了,还是真的须要仔细精读。

另外假如觉得一篇论文值得仔研读但太难了,李沐分享的方法是先去读它引用的之前的研究,再回头读这一篇门槛会低一些。

第三遍,也是最后一遍精读,要读懂论文中每一句话在说哪些,李沐推荐读的时侯「脑补」一下假如是自己在做这个工作可以怎样做。

这样读完后似乎是自己动手做了一遍似的,虽然合上文章也能追忆起许多细节。

三遍阅读耗费的时间逐步降低,中途假如发觉似乎不须要再读下去了就随时停止以节约时间。用上这个方式,能够从海量论文中选出这些自己真正须要去详尽了解的。

而讲了入门必学的AlexNet和ResNet论文后,李沐发起投票问问你们还想听哪篇论文。

目前GitHub页面里列出了多篇近些年有影响力的论文候选,GAN、BERT、GPT-3一个都少不了。

还有几篇李沐认为值得讲的新论文,如10月刚才在ImageNet上刷到SOTA的「不深的网路」。

假如你还想听老师讲解哪篇论文,李沐说「欢迎你们在讨论区里提供(点)建议(歌)」。

于是讨论区的画风就成了这样,而李沐也是有求必应,一一满足。

简历上写「师从李沐」

听这样的课程,你们表示「如沐春风」。对讲课的李沐,你们叫他一声「沐神」。

而沐神不仅课讲得精彩,课前课后你们提的各类需求,他也都是尽可能满足。

1月注册帐号,3月即将开课,8月末《动手深度学习v2》更新完结,没歇几天又开了新课《斯坦福21夏季:实用机器学习英文版》。

假如要推选B站学习区肝帝,李沐老师必须拥有提名!

接近日更的常年高产,让粉丝纷纷留言「老师不用那么拼」、「别累着了」。

不仅发视频,动态区也经常能见到李沐和你们互动。

近来大鳄的日常是晒娃,10月份早已发了3次和娃有关的动态了。

你们认为这可赚大了,似乎听到大鳄的同学圈一样。李沐却说同学圈里早已把同学都晒没了。

一来一往之间粉丝们和李沐熟悉了上去,总是忍不住皮一把。

李沐晒了家里后院种的玫瑰,被粉丝建议搜集成数据集,再就地办个玫瑰图象分类赛事,模型可以叫RoseNet。

比发同学圈更常见的,是沐神在评论区为为粉丝们答疑解惑。

有同事对学习应用机器学习上心中没底、不晓得自己的语文功力够不够用。

沐神听到后除了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怕粉丝看不懂,后续又详尽补充了一条回复。

其实了,他常常也会和你们一起玩个梗。

网友甚至喊话:建议沐哥直接带B站研究生!

和你聊完学习聊生活人生,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一位线上导师?

有网友就表示,之后自己研究生复试时都要说师从李沐老师(do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