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森林一路华人街商业街:网红店云集,年轻人的最新聚集地

[复制链接]
查看211 | 回复0 | 2024-8-19 11: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阅读】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天元区森林一路的华人街商业街又到了最热闹的时侯。

“轻音料理”华人街店,这家全市面积最大的总店里座无虚席,一群又一群的顾客在享受着“挪威蟹腿牛排”、“甜虾寿司”等招牌日料。店主说,一年,该店仅“蟹腿牛排”就要卖出10多万份;

“白熊森林”这家原没有实体店的甜品工作室,如今在这条商业街开起了180多平方米的实体店铺,生意越肿胀火;

还有走私人高档订制的“HD手工外套订制店”,一年订单量才能达到三四百万元;

……

一大批新乡著名的“网红店”在这儿风生水起,相较于传统商业街,这里消费相对较高,但并不阻碍这儿成为年轻人的最新聚集地。据运营方优托邦统计,周一至周四,这里日车流量达2500辆次,而周日的日车流量可高达3400辆次。

经历“电商冲击”、“实体难做”的淘洗,那么这样一条不紧靠市中心,人流量也不是很大的商业街,为何近两年就能迅速成为网红打卡胜地?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儿的多家“网红店”,听听她们怎么解码网红商业街的“养成记”。

▲彭鑫正在打算制做日料。 受访者供图

打造年青客群为主的“网红街”

在华人街,“轻音料理”是第一批入驻者。

2013年,轻音料理诞生在王府井27楼。虽然“藏得深”,但前来觅食的老饕们络绎不绝,有时候要排队一个多小时。老板彭鑫统计过,消费次数最多的一个客户,一年内消费了120多次,几乎是三四天就要来一次的节奏。

2017年,彭鑫将“轻音料理”最大的门店设在了华人街。这家木制结构、装潢百搭的日料店,在一旁现代家装风格店子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目前成为这条街上最火的“网红店”之一,每年仅“蟹腿牛排”就要卖出10多万份。

“考察过好多地方,华人街是其中之一。”彭鑫介绍,当时在西单的白熊森林、V587 GARDEN也考虑占据河西市场。三家商户一拍即合,选择了河东华人街。

三家商户都觉得,华人街坐落神农城商圈,环境好、人流量大;其次,华人街有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他们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年轻店”“网红店”在这儿集聚,就会成为吸引全市年青客群为主的“网红街”。

昙花一现的“爆红”不要,轻音料理要的是持续旺盛的生命力,是要有难以撼动的品质优势。彭鑫深知自己不能停滞,停滞就意味着退步。

这股紧迫感,推着他不停地往前走。轻音开张的第一年,为了挤时间钻研菜谱,彭鑫几乎都是凌晨两点才上班。

“去台湾、北京、上海、深圳出差、旅游,我就到处‘习剑法艺’。”看他人不会看的,做他人不会做的,就能领先一步。在轻音,几乎每个礼拜都可以吃到新品种的料理。彭鑫说,上个月,他开发了50多种新菜肴。

对上菜也有具体要求。“品尝拉面的最佳水温是37℃,所以交纳上菜的时间,厨师出菜的时侯要保证为40℃。”彭鑫指着店内灯上的logo说,“37℃的轻音刚刚好。”

目前,除了株洲市区有4家店,“轻音料理”在其他省市也有20多家门店。

无论是迎着春日微风,或是严寒呼呼的夏日,飘扬的鲤鱼旗、温暖的灯光,都已成为“轻音料理”的精典招牌。在朋友圈、微博、论坛都可以刷到轻音料理,成为年青群体的“打卡胜地”。

1+1>2的“化学反应”

2018年10月1日,“等待莫奈”来到华人街。

但与之前的“等待莫奈”咖啡馆不同,华人街店是一家集素食餐饮、咖啡西点、多样主题亲子乐园于一身的综合店——等待莫奈KidsPark。

“画家莫奈最爱奶茶,画画时喜欢喝咖啡来迸发创作灵感。”创始人金浩翔说,“等待莫奈”,意味着等待着与每一位热爱奶茶与艺术生活的人相遇。

2007年底,“等待莫奈”在资江边诞生。那时的新乡,还没有一家独立咖啡馆。

▲金浩翔在酒柜制做奶茶。 受访者供图

从最开始的人迹寥寥,到如今,老顾客回头,新客户伫足。80后老总金浩翔等到了“懂”他们的人。这里的人,可以一杯奶茶就是一晚上,从她们的表情中,可以捕捉到一份静默淡定,这种淡定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华人街4楼,全市首家以亲子乐园为主题的咖啡馆——等待莫奈KidsPark在这儿。浅色系的搭配,像是能触摸到一种质朴和美好。

在经济发展低迷的大背景下,他们坚持情结。这其中,既有信念,也有理念。

“开店不是任性而为,而是做了一年的前期打算,包括市场督查。”金浩翔说,消费升级的年代,有人追求的不只是温饱,而是体验,是精神产品,是心灵的港湾。

告别原本单一的咖啡馆模式,寻找新的血液注入,“等待莫奈”陆续推出荒岛图书馆、莫先生杂货铺、咖啡技能培训以及英文课堂。

“来到华人街,我们像是拴在一条街上的商户,大家共命运。”金浩翔说,只有大家好,才能始终好。

楼下,是一家专业摄影机构——丁宁摄影。这家创立于2008年的“老店”,去年也入驻华人街,与等待莫奈KidsPark成为邻居。由于两家有很大一部分重合顾客群,两家携手合作,产生了良性互动的化学反应。

同样,位于华人街临街的V587 GARDEN花店,兜售着与花有关的所有美好。等待莫奈与之举办了花艺培训等活动,通过活动,向客户传递生活的美好。

去年,鲜牛荟客家牛肉火锅创始人张创和发起,成立华人街商户联盟,并请专业团队拍摄了一个华人街商户官方宣传片,以“导游”介绍的方法,推介华人街N+1种玩乐生活的方法。



在金浩翔看来,华人街在短时间内能发展成为河东“网红第一街”,除了由于商户符合年青群体消费的定位,还有就是商户之间的团结,能形成1+1>2的“化学反映”。

【核心阅读】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天元区森林一路的华人街商业街又到了最热闹的时侯。

“轻音料理”华人街店,这家全市面积最大的总店里座无虚席,一群又一群的顾客在享受着“挪威蟹腿牛排”、“甜虾寿司”等招牌日料。店主说,一年,该店仅“蟹腿牛排”就要卖出10多万份;

“白熊森林”这家原没有实体店的甜品工作室,如今在这条商业街开起了180多平方米的实体店铺,生意越肿胀火;

还有走私人高档订制的“HD手工大衣订制店”,一年订单量才能达到三四百万元;

……

一大批新乡著名的“网红店”在这儿风生水起,相较于传统商业街,这里消费相对较高,但并不阻碍这儿成为年轻人的最新聚集地。据运营方优托邦统计,周一至周四,这里日车流量达2500辆次,而周日的日车流量可高达3400辆次。

经历“电商冲击”、“实体难做”的淘洗,那么这样一条不紧靠市中心,人流量也不是很大的商业街,为何近两年才能迅速成为网红打卡胜地?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儿的多家“网红店”,听听她们怎么解码网红商业街的“养成记”。

▲彭鑫正在打算制做日料。 受访者供图

打造年青客群为主的“网红街”

在华人街,“轻音料理”是第一批入驻者。

2013年,轻音料理诞生在王府井27楼。虽然“藏得深”,但前来觅食的老饕们络绎不绝,有时候要排队一个多小时。老板彭鑫统计过,消费次数最多的一个客户,一年内消费了120多次,几乎是三四天就要来一次的节奏。

2017年,彭鑫将“轻音料理”最大的门店设在了华人街。这家木制结构、装潢百搭的日料店,在一旁现代家装风格店子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目前成为这条街上最火的“网红店”之一,每年仅“蟹腿牛排”就要卖出10多万份。

“考察过好多地方,华人街是其中之一。”彭鑫介绍,当时在西单的白熊森林、V587 GARDEN也考虑占据河西市场。三家商户一拍即合,选择了河东华人街。

三家商户都觉得,华人街坐落神农城商圈,环境好、人流量大;其次,华人街有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他们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年轻店”“网红店”在这儿集聚,就会成为吸引全市年青客群为主的“网红街”。

昙花一现的“爆红”不要,轻音料理要的是持续旺盛的生命力,是要有难以撼动的品质优势。彭鑫深知自己不能停滞,停滞就意味着退步。

这股紧迫感,推着他不停地往前走。轻音开张的第一年,为了挤时间钻研菜谱,彭鑫几乎都是凌晨两点才上班。

“去美国、北京、上海、深圳出差、旅游,我就到处‘习剑法艺’。”看他人不会看的,做他人不会做的,就能领先一步。在轻音,几乎每个礼拜都可以吃到新品种的料理。彭鑫说,上个月,他开发了50多种新菜肴。

对上菜也有具体要求。“品尝拉面的最佳水温是37℃,所以交纳上菜的时间,厨师出菜的时侯要保证为40℃。”彭鑫指着店内灯上的logo说,“37℃的轻音刚刚好。”

目前,除了株洲市区有4家店,“轻音料理”在其他省市也有20多家门店。

无论是迎着春日微风,或是严寒呼呼的夏日,飘扬的鲤鱼旗、温暖的灯光,都已成为“轻音料理”的精典招牌。在朋友圈、微博、论坛都可以刷到轻音料理,成为年青群体的“打卡胜地”。

1+1>2的“化学反应”

2018年10月1日,“等待莫奈”来到华人街。

但与之前的“等待莫奈”咖啡馆不同,华人街店是一家集素食餐饮、咖啡西点、多样主题亲子乐园于一身的综合店——等待莫奈KidsPark。

“画家莫奈最爱奶茶,画画时喜欢喝咖啡来迸发创作灵感。”创始人金浩翔说,“等待莫奈”,意味着等待着与每一位热爱奶茶与艺术生活的人相遇。

2007年底,“等待莫奈”在资江边诞生。那时的新乡,还没有一家独立咖啡馆。

▲金浩翔在酒柜制做奶茶。 受访者供图

从最开始的人迹寥寥,到如今,老顾客回头,新客户伫足。80后老总金浩翔等到了“懂”他们的人。这里的人,可以一杯奶茶就是一晚上,从她们的表情中,可以捕捉到一份静默淡定,这种淡定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华人街4楼,全市首家以亲子乐园为主题的咖啡馆——等待莫奈KidsPark在这儿。浅色系的搭配,像是能触摸到一种质朴和美好。

在经济发展低迷的大背景下,他们坚持情结。这其中,既有信念,也有理念。

“开店不是任性而为,而是做了一年的前期打算,包括市场督查。”金浩翔说,消费升级的年代,有人追求的不只是温饱,而是体验,是精神产品,是心灵的港湾。

告别原本单一的咖啡馆模式,寻找新的血液注入,“等待莫奈”陆续推出荒岛图书馆、莫先生杂货铺、咖啡技能培训以及英文课堂。

“来到华人街,我们像是拴在一条街上的商户,大家共命运。”金浩翔说,只有大家好,才能始终好。

楼下,是一家专业摄影机构——丁宁摄影。这家创立于2008年的“老店”,去年也入驻华人街,与等待莫奈KidsPark成为邻居。由于两家有很大一部分重合顾客群,两家携手合作,产生了良性互动的化学反应。

同样,位于华人街临街的V587 GARDEN花店,兜售着与花有关的所有美好。等待莫奈与之举办了花艺培训等活动,通过活动,向客户传递生活的美好。

去年,鲜牛荟客家牛肉火锅创始人张创和发起,成立华人街商户联盟,并请专业团队拍摄了一个华人街商户官方宣传片,以“导游”介绍的方法,推介华人街N+1种玩乐生活的方法。

在金浩翔看来,华人街在短时间内能发展成为河东“网红第一街”,除了由于商户符合年青群体消费的定位,还有就是商户之间的团结,能形成1+1>2的“化学反映”。

从线上迈向实体,提供一个慢生活空间

4米多高空间,店面内外都是奶黄色的,白色桌具、白色的椅子、座椅,一旁的玻璃柜台里,则是五颜六色的甜品,空气里都是浪漫的奶香气,几缕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温暖着整个屋子。

“我们要一颗核桃、一个甜吻,一杯核桃牛奶、一杯卡布奇诺。”9月22日下午4点多,两个女孩来到了店里,熟练地点起了甜品,在说说笑笑中,度过了一个悠闲的死党晚上茶时间。

“熊哥,我太喜欢这了,又安静又舒服。”两个女孩说。

“熊哥”,便是“白熊森林”甜品店——这个在长沙知名度数一数二甜品店的创始人。

“喜欢就好。”“熊哥”说。

其实,“熊哥”不是哥,其艺名叫尹艳芳,是一个微笑可爱的男生。从小喜欢动手做东西、大学读服装设计专业的她为了这份浪漫事业,吃了不少苦,才人送称号“熊哥”。

▲“熊哥”在学艺。受访者 提供

“拜师学艺的时侯,一年的课程,压缩到一个月学完,每天平均要学做四五个茶点。”白天学习,晚上回去练习,熊哥终于出师了。

2014年,她开了一家“白熊森林”,40平方米的空间,里面有一个卧室、一张1.8米的椅子、一个用于通宵休息的椅子,便是“白熊森林”工作室的全部。“当时60斤的蜂蜜自己扛,每一款面包都是自己勤于研制,有时候连续一周就搬去了店里。”她说。

凭着口碑相传、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力,“白熊森林”迅速打开知名度,但仍然没有供顾客休闲娱乐的实体店铺,只有少数顾客会特意来到工作室坐坐。

她认为“网购再便捷,实体的优势不可取代”,即给以客户“一个可以停下来渐渐体会生活的地方”。

于是,当好多品牌在从线下往线上走的时侯,她却将原40平方米的甜品工作室,扩张成一个180平方米的实体店铺。2017年7月,“白熊森林”在森林一路的华人街开了第一家实体店铺。180多平方米的空间,客人可以坐出来渐渐品位甜品,跟同学聊聊天。

“这里位置就在神农河畔,环境挺好,而且不像市中心有停车难问题。”熊哥说,成本其实高了,但你们还是乐意为这样一个安静、舒服埋单。

▲“HD”手工定制西服店里,黄毅正在给顾客量体裁衣。易蓉 摄

消费升级,需要有符合升级的商业街区

“您体型偏瘦,皮肤偏白,因此大衣手臂设计得做一点垫肩,增加上肢的份量,更厚实,颜色则适宜浅蓝等冷色彩,凸显唇色,也显知性。”9月22日,在天元区华人街“HD”手工外套订制店里,设计师也是创始人黄毅正在按照顾客的唇色、体型及其他要求,设计着一套最适宜其知性的夹克。

随着消费升级,商场里千篇一律的成衣,已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一些私人定制品牌开始遭到市场的偏爱。

黄毅在北京、杭州从事服装版型设计行业10多年,2014年,他回到家乡长沙创立了一家服饰私人定制店。

在他看来,定制除了是个性,更是一种有体温的服饰,“这就要求在私人订制过程中,不仅要按照客户的唇色、身材等客观条件来设计,还要按照客户的职业、性格,甚至是穿服饰的场合、时段,来选择服饰的布料、颜色以及设计版型。”黄毅说。

2018年,他将店铺从市中心搬进了华人街。“高端订制要求店铺更紧靠高消费人群集中的社区,而处于河东片区中心地段,无疑是个最佳选择。”黄毅表示,相比于传统商业街,华人街那边大多店面都是属于高档消费,整体营造下来的商业气氛更偏小资。

记者听到,300多平方米的店铺内,分区展示着男男士衬衫、衬衣等样服,还有鞋子、包、领带等饰物。

“私人定制下来的产品,每件只有一个主人,设计别致、剪裁精确、手工艺精细,完全个性化。”黄毅表示,每套订制的服饰,都由设计师亲手设计,面料、打版等每位环节也都讲求。“尽管价钱相对较高,一套外套做工得花20天,但顾客都乐意因此埋单。”黄毅表示,一年的订单也能做到三四百万元。

如今消费升级,私人订制市场也更加广大,黄毅打算在南京开一家门店。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刘芳 实习生 万俏)

【经济剖析】“逆势上扬”的背后

商业地产难做,特别是商业街区更难做。但华人街商业街区为什么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做得风生水起?

记者通过各方专访剖析,认为以下几点可资店家借鉴:

其一,结合实际情况和充分督查后,营运方对招商定位的精准。

“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逼迫我们从更大的市场中找寻项目的商业定位。”“优托邦”运营主管黎善伟表示,有别于人口流动性巨大、闹市区的商业街,华人街商业街地理位置上“闹中取静”,临近神农河畔,自然景观优美;同时也邻近河东的消费与人流汇集中心的神农城,而该片区消费水平普遍较高,因为这条商业街的定位就应当是高档消费的商业街区,而综观整个河东片区,暂无一条这样的商业街,华人街商业街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其二,定位也就决定了招商门槛。有别于传统商业步行街,在对店家招商时,这条街引入的就是自带客流、有知名度、高消费层次的“网红品牌”,如轻音料理、白熊森林、胡桃里等,这些品牌都是属于“小资消费品牌”,而且都是新事物,因此,这条街也就具备吸引河东甚至整个武汉年青客群的可能性,这个群体也是最具高消费力的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街无论是商铺老总还是消费者大多数是8090后年轻人,他们了解年青消费者的需求与特征,他们本身也是消费者,也就自然营造出这条街年青、时尚的气氛,自然形成集聚效应。于是,才有“文创生活”“时尚餐饮”“情调舞厅”“亲子游乐”等多种业态,商家可实现差异化经营,消费者也得到可逛性感受。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商业街内各店家才能自发地缔结联盟,抱团合作,有针对性、有目标、有选择地上线商品,选择营销对象,制定专门的营销活动,这些有的放矢的措施迅速提高了商圈的人气。

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商业街何愁不旺?(赵云超 易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