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种草产业链渗透 UGC 平台,代写代发原创内容违法吗?

[复制链接]
查看15 | 回复0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小红书、B站、知乎等用户生成内容平台持续增长,然而,它们也遭遇了内容造假的风波,同时,商品质量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投诉。这些事件使得UGC平台中“种草”现象背后的问题逐渐暴露于公众视野。

UGC平台的问题现状

众多UGC平台遭遇内容造假等困扰,其中甚至包括小红书、B站、知乎等大型平台。这些平台已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一旦出现内容造假,便有可能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常因对平台的信任而进行购买决策,若内容失实,将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例如,某些所谓的“种草笔记”可能系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购买到与描述不符的商品。

全面监管该平台并非易事。由于“种草笔记”数量庞大,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对每篇内容进行有效监管。目前,监管多在消费者投诉或举报之后进行,这种事后监管方式为不良商家和创作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种草”的实质剖析

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强调当前正处于圈层传播和精准传播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种草”营销策略利用了消费者追求共识的心理,将用户的部分体验转化为商业价值。这一过程中,情感因素和身份认同的叠加赋予了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以某美妆产品为例,通过用户推荐,它能够轻松吸引相同圈层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刘晓春指出,看似个人情感的分享,实则可能是在推销商品或服务,这类行为应被视为商业广告活动。所谓的“种草”行为,最终能够推动购买行为的发生,其目的与广告并无二致,区别仅在于其传播方式更具社交互动性。举例来说,一款运动产品在众多运动爱好者的“种草”下,销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素人”种草影响不可小觑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学者,就广告法对传统代言的规范发表观点。他指出,即便是“素人”由于粉丝基础薄弱,其笔记的集合却可能引发强烈的传播效应。举例来说,众多“小透明”分享的平价好物笔记汇集后,能助力某款小众产品迅速走红。这一现象亦警示我们,不应因单个“素人”影响力微弱而放松对其监管。



“种草”对消费者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3%的年轻消费者在购物时受到“种草”分享的影响。在“人人皆媒”的时代背景下,“种草”已成为品牌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一变化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将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然而,大量虚假内容的涌现却降低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以某个充斥着虚假“种草”内容的平台为例,用户流失现象可能会逐渐加剧。



李新指出,“种草”的核心在于“心智占领”。一旦实现对消费者心智的占领,将引发持续的效应,进而推动消费观念乃至文化观念的转变。

平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平台短期内或许因虚假的“种草笔记”提升活跃度,却难以维系用户。为谋求长期发展,平台需坚决打击造伪行为。高质量“种草”内容能增强用户忠诚度,如网易云音乐凭借其优质的乐评“种草”音乐,吸引了更多用户。

多方守护网络公信力

黄楚新强调,维护网络公信力的底线思维应包括政府主导、平台承担责任以及公众参与监督。鉴于网络信息量激增的时代背景下,政策可能无法及时跟上现实发展。因此,平台需主动承担内容审核的职责,而公众则需积极履行监督职能。

针对如何更有效地规范“种草”行为,您有何见解?期待各位点赞支持,分享经验,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