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我买网:从生鲜电商领军者到市场边缘的沉浮之路

[复制链接]
查看124 | 回复0 | 2024-12-19 06: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生鲜电商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现在,中粮我买网凭借着中粮集团强大的供应链来提供支撑。然而,它却没有利用好这一优势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无疑是一种让人感到疑惑的状况。

早期辉煌

早期的中粮我买网,它是生鲜电商早期的入局者,在 2009 年成立。由于起步早且资源充足,所以能迅速成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当时生鲜电商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它享有着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众多用户开始选择它,运营发展情况十分良好。然而,这种早期领先的优势并未一直保持下去,随着市场的变化,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后来市场竞争加剧了,众多企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资本大量流入生鲜电商行业,其早期所具有的优势已无法应对变化多端的竞争环境。

行业变化

2018 年处于新零售浪潮之下,整个生鲜行业积极进行探索,包括通过社区团购以及线上线下全国连锁等方式。如今生鲜电商行业正朝着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加速发展,在这一年,生鲜行业获得了将近 120 亿元的融资,众多平台在这一轮发展中崛起,像盒马鲜生等积极布局门店。赢商网在 2 月 12 日公布,2018 年盒马鲜生开店数量达到 109 家,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达到 73 家,京东 7fresh 有 7 家。

这一时期市场的需求是进行精细化运营,各个平台都在持续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然而,中粮我买网在这方面的发展显得较为滞后,未能跟上行业变化的步伐。

自身数据

中粮我买网的困境可从数据中看出。19 日中国网科技获得第三方机构易观千帆的监测数据,到 2018 年 12 月时,中粮我买网 APP 的活跃人数仅有 55.7 万。与其他头部生鲜电商平台相比较,此数据表明其市场占有率不高,同时也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像每日优鲜这类有腾讯背景的企业,凭借着强大的资本支持以及精细化的运营,在市场中获得了诸多认可。然而,中粮我买网却逐渐陷入了困境。

对手情况

生鲜电商领域的竞争对手通过多种途径来占据市场。像每日优鲜有腾讯等平台作为后盾,盒马鲜生得到了阿里的助力,京东到家则有京东在背后支持。这些平台通过开展精细化运营,例如对配送体系进行优化,以及拓展商品的种类等举措,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赢得了消费市场的认可。

中粮我买网相对而言,仅具备供应链单一这一优势,而在其他运营环节方面较为薄弱,这是其逐渐失去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需加以考量的因素。

营销尝试

中粮我买网曾有过营销方面的尝试。比如,它曾与抖音进行高调合作,共同打造了“电商年货节”,意在进军优选市场领域。然而,这样的努力并未改变它在市场中的颓势,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仍在持续下滑。

可能是由于它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够及时,在营销方面没有持续的策略。即便举办了这样的活动,也难以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上市遇阻

中粮我买网上市遭遇阻碍,这成为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原因之一是过去连年业绩亏损。另外,市场份额还在不断被其他友商侵蚀。从市场角度来看,具有国企背景的电商平台,虽然在供应链方面具有优势,其自有品牌凭借国企信用背书能够获得信任,然而问题在于难以持续获得新客户。该平台扩充新品的能力不强,一直无法摆脱原有的运营模式,运营效率较为缓慢,使得拓展品类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流量的增长速度,最终致使消费者不断流失。

中粮我买网未来的破局之法为何?此问题需企业自身以及行业人士一同思考。广大读者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若你认为此文有价值,欢迎点赞与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