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短视频刷量产业链:如何一夜涨粉百万?刷量工具与灰色产业全解析

[复制链接]
查看79 | 回复0 | 2024-12-31 12: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短视频行业,刷量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背后诚信与利益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平台对高质量内容抱有期待;另一方面,创作者追求快速成功的心理愈发明显。

淘宝刷量业务

淘宝被誉为功能全面,此言非虚。在搜索相关词汇时,例如抖音的双击、播放量及粉丝数等刷量需求,便能轻易发现提供相关服务的商家。尽管“抖音刷量”等直接表述被屏蔽,但通过“抖音刷粉”“抖音刷心”等变通用语,仍能找到相关店铺。这一现象反映出刷量业务在淘宝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些商家针对不同刷量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并设有相应的价格。

这表明,在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刷量行为已演变成一种追求数据表象的恶劣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数量庞大,他们的存在严重扰乱了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微信公众号的刷量报价

淘宝之外,微信公众号亦面临公开刷量报价的问题。例如,“XX社群”公众号不仅提供图片报价,还提供套餐及单独购买等多种服务形式。此类行为对短视频行业数据的真实性造成了严重损害。



众多创作者追求表面数据光鲜,倾向于采用这种刷量手段。然而,提供此类服务的公众号可能并未深思其对短视频行业整体发展的负面影响。它们主要着眼于刷量业务带来的利益,却未意识到这种做法正损害行业的整体风气。

抖音群控系统

广州地区使用的“抖音群控系统”在刷量领域具有独特性。该系统主要利用真实用户账号进行操作,单个账号的价格大约在七八百元左右。尽管市面上存在多种刷量手段,但采用虚假数据的刷量方式容易导致账号被封禁。通过网页搜索相关关键词,可以发现这类“抖音群控系统”并不罕见。

研发者或许借助了创作者不愿被封禁却渴望增加播放量的心理。对那些希望在抖音迅速积累流量的创作者来说,这或许被视为一种较为“稳妥”的增粉手段。然而,无论怎样,此类增粉行为本质上仍是对平台公平性的损害。

抖音算法机制与刷量需求

抖音的算法在作品初期分配0至200次基础播放,其中150至200次的数据尤为关键。系统会依据双击、评论及转发等指标,判断是否将作品推入更高流量的池子。在此机制下,若作品发布初期即获得较高的双击和评论量,则较易被认定为受用户喜爱。



抖音的推荐算法使得众多短视频新用户误以为通过刷量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极高的曝光度。以某动漫类短视频账号为例,其运营仅20天,单条视频播放量便达到123万,且仍在持续攀升,而其他视频的播放量却仅有数万。这种现象让创作者们普遍认为,刷量是建立账号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短视频达人的刷量疑惑

在短视频运营阶段,场妹频繁收到短视频创作者的咨询,涉及诸如“抖音初期需要积累多少粉丝才能作为起步点”或“每个视频需要获得多少点赞才能有机会登上热门”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创作者对抖音的算法机制缺乏深入了解,他们主要希望通过增加播放量来吸引流量。

在抖音算法机制下,这种心态构成了一种不合理的应对策略。创作者理应将更多关注点投入到内容创作中,而非追求刷量等捷径。刷量无法真实体现作品质量,且不利于作品的长期发展。

长视频刷量及爱奇艺的举措

短视频领域刷量现象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样,长视频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爱奇艺于9月3日对外宣布,将停止显示前台播放量,并指出播放量不应是评价作品优劣及受欢迎程度的唯一标准。伴随行业的进步,传统的播放量数据已不足以全面反映作品的实际情况。

这种举措无疑是长视频平台在保障内容生态良性发展上的尝试。同时,它也为短视频平台指明了一条思考路径,即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合理的评价体系,避免仅仅被刷量数据所误导。

针对大量短视频制作者热衷于追求点击量的现象,您认为短视频服务平台需制定何种更为严格的规范以有效控制此类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