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e政务上线:12部门113项业务24小时随处办,220万件业务轻松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84 | 回复0 | 2025-1-2 20: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自启用以来,以其覆盖12个部门、113项业务的办理功能,以及市民和企业可随时随地办理服务的便捷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服务站已高效处理了220万件业务,在便民服务领域展现出显著成效。

站点建设模式与分布

厦门市通过社会化途径构建了“e政务”便民服务点。在全市,社区便利店中已布设93个此类服务点。以湖里区为例,一些社区便利店现已成为市民处理政务事务的便捷场所。这种布局安排让市民在购物之余,也能方便地处理政务相关事务,极大地推动了政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衔接,大幅提高了市民获取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同时,这种建站模式有助于社区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政务服务点的科学规划。

站点对店铺的影响



该店铺的“e政务”服务点每日接待顾客数超过80人次。根据店铺的数据,自“e政务”服务点设立后,店铺的营业额增长了10%。以思明区某社区便利店为例,原本每日营业额约为600元,自“e政务”入驻后,其营业额不断上升。这一现象显示出,“e政务”服务点不仅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推动了店铺的经营活动,促进了政务与商业之间的积极互动。

企业服务的开展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在企事业单位中率先开展了“e政务”试点。2018年10月,该公司的湖里第二厂区迎来了“e政务”便民服务站点。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政务办理便捷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厦门“e政务”迅速响应,扩大了针对企业的服务范围。例如,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别增设了涉企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恢复运营。

部门业务的扩充

从本年度开始,厦门市“e政务”平台携手海关、市场监管及环保等部门,携手加速新型服务项目的研发。尤其是“外贸专栏”的设立,整合了四部门提供的十五项服务,旨在助力外贸企业发展。众多外贸企业表示,该服务有效提高了业务处理速度,对区域外贸业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办事效率的提升



该设备可处理多部门事务,超过九成政务服务项目可一站式完成,并即时出结果。300台自助服务机如同300个无人值守的政务窗口。每台服务机的处理能力等同于2至3名窗口工作人员,全市相当于增配了约700名工作人员,这体现了“机器取代人力”的趋势。此举大幅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减少了市民等待时间。“一网三端”的推广使得政务窗口数量从320个降至180个,减轻了窗口工作人员负担,改善了排队状况。

项目的创建与发展

2016年底,厦门市府公开征求民众对服务计划的看法,市公安局提出了“e警务”的设想。市府计划打造一个集成的自助服务平台,随后“e警务”演变为“e政务”。2017年,该计划的首个试点被纳入实际工作。目前,厦门的“e政务”已成为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商业环境的显著成效。2019年,该项目在福建省的改革创新评选中名列第一,商务部已将其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厦门“e政务”每日服务人次超过7000,最高日处理量达到10085人次。

您是否体验过厦门电子政务的便利性?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感受。此外,期待您的点赞以及对本文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