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助力群免费进2021 - 拼多多助力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查看1019 | 回复0 | 2022-11-8 05: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在拼多多的成长路上,“诉讼”似乎出现在了每一个热门话题上。

2021年3月17日,黄峥宣布辞去董事长职务的当天,因平台扣押了两年半多的67万元货款,某商家向上海市长宁区法院提起诉讼。年。2018年,拼多多上市前夕,被北京一家纸尿裤企业“爸爸的选择”诉至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商标侵权。上市五个交易日后,拼多多遭遇集体诉讼,成为中国概念股的首例。

日前,“因‘砍价免费领取’未成功,律师起诉拼多多”登上微博热搜。随后,《YOUNG财经》发文称,在拼多多上购买了1000本书,实际发货574本,经多次鉴定发现盗版书507本。另一位B站UP主“兰溪”晒出详细视频。激活了500个好友后,他还是没能通过拼多多的“现金轮”游戏,赢了最后的1美分。

以上只是与拼多多相关的诉讼、投诉、纠纷和媒体报道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拼多多一大堆官司”已经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甚至有网友将拼多多称为“一大堆官司”。

那么,作为一家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诉讼拼多多?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走过野蛮生长时代,进入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拼多多面临诸多挑战,其背后的“官司缠身”是否意味着拼多多 被揭露“红灯”?

拥有“更多成长”的拼多多撞上“诉讼墙”

增长有时可以掩盖许多问题,但并不能消除它们。

作为中国电商行业的一匹“黑马”,无论从用户、交易规模还是市值来看,拼多多这几年的增长速度确实很快,似乎可以掩盖很多问题. 但问题并没有凭空消失,反而越来越突出,比如“官司多”。

“与拼多多相关的官司,是电商界最高的,”财新周刊在《黄政退去》一文中说。文章中,财新周刊援引天眼查数据报道称,近年来,拼多多收到的法院公告数量从2017年的230份激增至2020年的7150份,判决书数量从40份增加。至 6399 份。

不仅绝对数量庞大,而且新增的速度也非常快,甚至多到让法庭应接不暇。“2021年以来,拼多多司法诉讼消息单日新增几十条到几百条不等,仅第一季度收到的法院公告数量就超过了2020年总数的一半。” “上海主要有两个法院负责处理与拼多多相关的案件。长宁区人民法院主要处理平台、商家或消费者的诉讼;另一个是徐汇区人民法院,主要处理知识产权——相关案例。。

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案件拼多多的数量越来越多,以至于徐汇区人民法院不堪重负,不得不将类似案件移送其他法院审理。“在财新周刊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目前正面临着“官司难”,对自身和社会的影响。

显然,将拼多多“诉讼太多”归咎于规模之大是没有说服力的。毕竟,“成立时间和交易规模都远超拼多多的阿里巴巴,自成立以来已经收到了数百份法院公告或判决书”,这比拼多多要小得多。

从黑猫投诉等网络投诉渠道也可以看出,拼多多的投诉非常严重。笔者打开黑猫投诉,搜索关键词“拼多多”,显示相关投诉数为226417,回复数为86417,未回复的投诉数正好是14万。

搜索淘宝和京东,相关投诉较少。以另一家电商巨头京东为例,投诉量12万+,均已回复。相比之下,拼多多不仅投诉量大,投诉回复比例也很小,也很突兀。

拼多多诉讼多的原因之一是其过度追求“增长”的结果。比如大名鼎鼎的“砍刀”——虽然关于“砍刀”有各种争议,引来各种争议,但拼多多还是很满意这种可以耗尽用户社交的方法链拉新的。

“官司多”也意味着,拼多多作为一个电商平台,与其他同类平台相比,与品牌、商家、消费者的“不和谐”更多。这种“不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并不“健康”,让拼多多撞上了“诉讼墙”。而很多官司可能会成为拼多多千里堤倒塌的“蚁巢”。

用“游戏思维”做“电商交易”,拼多多陷入“多条规则”

面对这些官司、纠纷和负面舆论,拼多多是否无法改变?这似乎与其超过1000亿美元的市值不匹配。追根溯源,一方面是因为拼多多本身就是从“白标产品”起步的,很多所谓的“白标产品”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侵权问题。例如,创维起诉拼多多,声称其平台上出现了创维先锋、创维云视听、创维酷酷、创维云视听等虚假创维品牌。

此外,治理不规范等,导致基于白标产品的拼多多侵权事件高发。数据显示,在拼多多的相关诉讼中,与品牌方的商标纠纷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占比最高,超过60%。

这引起了品牌方的疏离。苹果、特斯拉等多家品牌曾声称,拼多多上销售的品牌产品未经官方授权即源于此。品牌方的疏离导致拼多多需要依赖“白牌产品”,这可能间接滋生山寨产品、仿制品,甚至假冒产品,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拼多多以“游戏思维”做“电商交易”,其商业模式本身也有游戏诱因。

在通过玩法娱乐电商交易的同时,也使电商交易复杂化。复杂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规则,有些规则或明或暗,引发更多争议。

B站UP主“兰希”在视频“我骚扰500个朋友,我只想看看拼多多的底线在哪里”所描述的经历是对其游戏感应的最好诠释+ “许多规则”。

以下是对该视频内容的简要回顾。

(图片来自《我骚扰了500个朋友,我只想看看拼多多的底线在哪里》的视频截图)

首先,UP主在参与拼多多“现金轮播”活动时,收到了一个号称“万事如意”的“300元”多多现金红包(支持提现到微信)。

(图片来自《我骚扰了500个朋友,我只想看看拼多多的底线在哪里》的视频截图)

然后当你点击提现时,会提醒你先测试你能提现多少钱。测试结果显示为299.0元,提取300元现金仅需“0.10元”。(是的,前面显示的300元好像不算)

(图片来自《我骚扰了500个朋友,我只想看看拼多多的底线在哪里》的视频截图)

接下来,UP主要补上最后的1美分。拼多多 首先发送了免费的旋转抽奖。UP 大师在多次平局后赢了 7 美分。完毕。

(图片来自《我骚扰了500个朋友,我只想看看拼多多的底线在哪里》的视频截图)

然后,拼多多温馨提示“邀请好友助力”——只需将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好友打开相关链接并使用拼多多,即可获得另一次抽奖机会。

最后,最后3毛钱,UP主推出500个微信好友,中奖500多个抽奖机会。但戏剧性的一面来了。

只剩1分时,抽奖奖励变为1金币(10金币可兑换1分);

只剩1枚金币时,UP主仍有518次抽奖机会,但后面抽到的奖励变为0.1枚金币;

(图片来自《我骚扰了500个朋友,我只想看看拼多多的底线在哪里》的视频截图)

当差价仅为0.1金币时,抽取的奖励变为0.01金币;

当只缺0.01金币时,奖励中将不再有金币,只有“福”。

最后,UP主抽了500多次,最后3毛钱都没抽到。

这太神奇了。此前,起诉拼多多的律师刘宇航,大概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折磨”,因为他邀请了很多朋友砍价却总是“落后0.09%”免费获得。



刘律师表示,此次诉讼并非针对“砍价免费”规则,而是针对活动页面向消费者展示的信息,该诉讼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而这种“知情权”的缺失,也是拼多多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比如,互联网此前曾针对拼多多成功通过“百亿补贴”下单后无故被“断网”等事件,但并未告知具体原因。

总的来说,拼多多前身是一家游戏公司,其通过游戏思维的电商业务是其成长之初的动力,也是远超同行的“源动力”在诉讼中。

黄峥后退,陈磊上前,拼多多“官司太多”的局面能否改变?

如果说几年前野蛮成长的拼多多,比其他平台的官司还多,还是可以用创业初期的“蒙眼跑”来解释的。所以到了2021年,今天的拼多多已经成为市值超1000亿美元、用户数亿的上市公司。只能说拼多多的模型可能有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拼多多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用户越来越多,但官司也越来越多。这就是 拼多多 的弱点。

相比京东的物流优势,阿里拥有供应链和物流的优势。拼多多与两大竞争对手相比,目前能讲的故事还只是“成长”。无论是之前的拼多多,还是其下一个“多买菜”的重要战略,通过“数量扩张”实现的“成长故事”依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比如拼多多对商户实行“低门槛准入”和“高处罚管理”,这也是很多商户纠纷的重要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入门门槛低”。拼多多刚成立的时候,在拼多多开店只需要2000元押金和身份证,没有手续费,几乎没有审核流程,一个店就可以开店分钟。这导致 拼多多 上的商家鱼龙混杂。

自媒体“差评”发表了一篇题为“拼多多店铺成为赌博网站洗钱平台,单店一天洗钱50万元!”的文章,内容直接指向拼多多 涉嫌赌博洗钱非法交易。并说:“东西是真的,我们成功充值了,还玩了两场。”

再来看看“高罚​​管理”。

上述财新周刊报道中提到的商家“被平台扣押两年半以上67万元”。委托律师、宏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思源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对商家的罚款规定之一是“平台抽检前9个月总销售额的3倍”,并限制提款。

“淘宝或京东对类似违规行为的处罚通常仅限于扣留商户押金(财新周刊编者按:1000-15万元不等)、降低搜索排名权重、下架相关商品。拼多多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扣1倍、3倍甚至10倍货款的情况很少见。” 郑思远说道。

拼多多 对商家的罚款都去哪儿了?郑思源表示,拼多多辩称,这些款项被用于向消费者“发放优惠券”,但实际资金流向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拼多多在类似案件中,未提交相关资金的银行流向,事实上,相关款项存放在哪家银行以及去往何处,在过去的案例中都无法确定。

事实上,“低门槛”仍在追求“高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了商户素质参差不齐,增加了后期管理和品控的难度,造成“高罚管理”。

一方面,利用对商家的高额罚款,可以补贴部分利益受损的用户。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低门槛”的业务,拼多多将面临更大的管理压力,不得不以最“简单粗暴”的高压政策来治理。

业内人士指出,三流企业懂得定价,二流企业懂得打造品牌,一流企业懂得制定规则。好的规则最重要的体现是平衡——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种力量过于强大,它注定不会持久。

这股力量往往是平台的创始人。如何设定自己的边界,为自己和客户、合作伙伴分割利益蛋糕,对于在生态系统中拥有无限权利的管理者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因素。挑战。

对于拼多多来说,黄峥无疑是之前最强大的人。黄峥的一些想法,自然会影响到整个拼多多的发展。

黄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平台上纯假货的比例并不大,因为很多产品连谈假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这些产品是没有品牌的,也就是说, “白标”,或山寨产品。对于山寨产品,拼多多面临的问题是大众对山寨产品的需求。

但是,是否需要等于合理和合法?所以,从拼多多“官司很多”到黄峥退位,从正面看,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至少从与同行相比诉讼太多的事实来看,在拼多多生态中,平台端与品牌端、商家与消费者的平衡还远未达到最优,而黄峥似乎还没有完成这个。挑战。现在陈雷接手拼多多,会发生什么变化,一切还是未知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拼多多仍然只追求“量膨胀”,那么类似的问题还是难免的。正如 KK 在他的文章《失控》中指出的那样,要获得一片湿地,你不能只是倒入大量的水,然后期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对于国内电商三大巨头之一的拼多多来说,仅仅带动大量商家和用户涌入平台是不够的。当它的商业模式不足以处理多重关系时,平台商家和用户越多,诉讼可能就越多。诉讼越多,对平台的声誉和损害就越大。这是拼多多后续发展中埋藏的“暗雷”。何时爆发还不得而知,但一旦爆发,所造成的品牌伤害可远超预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