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专项行动,整治短视频不良内容导向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42 | 回复0 |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动启动

12月12日,中央网信办通过“网信中国”公众号发布通告。通告提到,根据2023年的“清朗”行动计划,自当天起,将实施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治理。该行动主要聚焦短视频内容的导向问题,并强调要严格执行相关指导原则。此举旨在净化短视频行业的风气,并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行动旨在明确发展方向,重点解决该领域内价值观的混乱现象和不良内容的频繁涌现。此外,短视频平台需加强内容审查机制,提升服务品质,以此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和持续发展。

虚假信息整治

本次整治行动主要针对短视频平台中虚假信息的扩散。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导致虚假短视频频繁出现。一些个人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制作或篡改内容。他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和声音,进行面部替换或声音合成,制作虚假视频。此外,有人对官方权威信息进行篡改或断章取义,误导公众。

发布虚假信息不仅干扰了公众获取真相的途径,而且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这类信息可能会扭曲公众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看法,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不当行为展示整治



短视频领域存在不少不当现象。部分内容刻意呈现含性暗示或刺激性动作的画面,传播涉嫌“软色情”、“边缘性”或“色情化”的信息。部分人甚至假冒大学生身份制作及传播此类信息,进行低俗营销,对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短视频领域频现滥用特效与道具,刻意扭曲个人形象以吸引观众注意,采用“反串”等手段塑造低俗形象。部分网红主播采用不礼貌的交流方式和极端言论来吸引关注,过度运用个人影响力挑动粉丝情绪,甚至发起恶意的“灌水”活动。除此之外,他们还可能传播自杀、自残、虐待动物等不良信息,对公众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错误观念传播整治

短视频传播的错误观念不容忽视。部分短视频散布了不当的价值观念,可能导致青少年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长期接触此类内容,可能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传播开后,错误观念可能对公众认知产生误导;此类观念会对既有的社会价值体系造成伤害;同时,它们还会对思想文化建设形成障碍。鉴于此,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

平台管理加强



此次行动旨在纠正短视频平台算法在价值观引导上的偏差,同时解决优质内容展示不足的问题。目前,该平台在流量分配上往往过分重视数据指标,忽视了内容质量,过分依赖点赞数、分享数等量化数据作为评判标准,致使众多优质内容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展示。

平台在审核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之处,且审核规范尚待完善。有时审核步骤过于简化,甚至采取了统一处理的方式。人工复审环节亦存在形式化倾向。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旨在解决公众关注的问题,并加强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这一举措旨在全面开展整治工作,规范内容审核流程,并强化管理环节。

宣传引导强化

整治活动期间,将不断公布整治进展,确保举报途径的畅通无阻,并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一方面,通过公开展示整治过程,提升公众对该次整治的认知与信任;另一方面,激励公众踊跃举报不良信息,营造全民监督的有利氛围。

针对违规行为严重的账户及平台,实施统一封禁措施,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此举措旨在预防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并给其他平台及账户以警示。您如何看待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在短视频行业恶劣风气遏制方面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