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AI内容泛滥:虚拟账号崛起与AI打假新赛道的挑战

[复制链接]
查看41 | 回复0 |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户感知AI内容激增

近期,小红书用户普遍观察到平台AI生成内容显著增加。此类内容广泛分布于不同板块,对用户使用体验造成影响。部分用户表示频繁遇到风格雷同、内容重复的AI笔记。这一情况已引起众多用户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关于AI内容对平台生态环境影响的广泛讨论。

平台有大量AI知识博主

AI内容生成热潮中,小红书平台上活跃着众多专注于AI知识的博主。这些博主不断传播AI领域的最新知识、应用实例及操作技巧。他们吸引了众多对AI领域感兴趣的用户的关注,构建了一个以AI知识为核心的小型交流圈,同时也为平台带来了浓厚的专业内容氛围。

官方持“纠结”态度

《新视界》报道,小红书对于AI内容的立场显得矛盾。在生态管理层面,大量由AI生成的内容亟需得到有效监管,以维护平台内容的品质。然而,官方亦希望AI领域的内容能够吸引特定用户群体。在2024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红书副总裁许磊提到,AIGC虽然降低了创作难度,但也引发了治理上的难题。

大模型团队筹备历程

2023年3月,小红书组建了一支独立的大模型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负责广告业务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团队。团队负责人张德兵,拥有丰富的AI及音视频算法工作经验。同年10月,张德兵在REDtech青年技术沙龙活动中透露,小红书的大模型战略聚焦于多模态技术在内应用场景的实践,具体涉及三个主要方向。

AI产品分布与问题

小红书目前的AI产品主要集中于对话社交、绘图内容创作以及搜索服务。其中,曾推出一款主打中国风AI绘图的Trik App,但后因版权问题而停运。这些AI产品在轻度使用场景中操作简便,对于一些基础问题,用户无需频繁查阅笔记。然而,关于其内部筛选机制是否能够有效识别营销内容以及广告推荐的比例,目前尚无明确信息。

布局大模型的矛盾与隐忧

小红书在AI产品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冲突。新AI产品的发布态度谨慎,担心对现有内容环境造成损害,因为其内容生态主要依赖真人推广,AI的融入存在难度。此外,在搜索功能方面,如果AI的智能化水平不足,难以激发用户兴趣;而如果智能化水平过高,又可能分流原创博主的人气。同时,AI内容的风险也日益显现,站内原创作者对著作权问题表示担忧,在AI模型采集站内数据进行训练时,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各位朋友,针对小红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我们应如何妥善处理其间各种关系?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我们点赞并转发此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