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滤镜景点争议升级:官方道歉并计划推出景区评分榜与踩坑榜

[复制链接]
查看9 | 回复0 |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友吐槽“滤镜景点”

近期,网络上有用户发表评论,对小红书平台上的“滤镜景点”笔记与现实景色的巨大差异表示不满。这一话题迅速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众多网友表示,他们曾满怀期待地依据小红书上的笔记前往景点,但实际所见与预期相去甚远,感到极度失望。这些不实的“滤镜景点”笔记不仅误导了他们的情感,还耗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和金钱。

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讨论量持续上升。众多网友分享了他们在“滤镜景点”受骗的经历。大家对这些过分美化的笔记表示不满,导致“滤镜景点”成为热议焦点。

小红书官方回应

10月17日,小红书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声明。指出部分用户在分享内容时,确实出现了过度渲染笔记的现象。例如,近期公众所见的多为旅行摄影美图,但发布者并未明确指出其为摄影作品,导致部分用户误将其作为旅行指南。对此,小红书表示歉意,并承诺将承担相应责任。

小红书建议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在用户搜索景点时扩充搜索建议词汇,增加“避坑”相关内容的展示,同时尝试发布景区评分和踩坑排行榜,以助用户获取多样化信息。

电商平台代写推广现象

南都记者观察到,在电商平台,众多商家宣称能够为“种草”平台提供相关服务。例如,针对餐厅推荐帖文,商家承诺仅需提供店铺图片,并借助拥有数百至千名粉丝的账号进行发布,无需亲自到访实体店,即可提供一篇由博主发布的代写推广服务。这种代写推广方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因而吸引了众多商家参与。

众多小型商家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身店铺的知名度,然而这种虚假的推广手段可能导致消费者遭受欺诈。同时,将广告伪装成非广告内容已成为一种营销策略,相关营销课程和课件教导学员如何使广告更加隐蔽且易于接受。

过往虚假“种草”曝光

2019年12月,央视新闻报道了社交电商平台存在的违法行为。部分商家公开标价,编造虚假评价,捏造点击量,甚至宣称“即便未使用也能撰写好评”,以此迎合消费者跟风心理,误导其购买。此类虚假推广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众多“种草”平台崭露头角。然而,虚假“种草”现象日益增多,且手法愈发巧妙。消费者在众多“种草”信息中,常常难以辨别真伪。

“软广”营销策略揭秘

当前,“种草”平台普遍流行“软广”营销模式。相关营销教学资料指出,在推广活动中,需以个人感受为起点,确保内容具有“软性”,并借助表情符号增强文章的吸引力。针对旅游类笔记,实施软性植入时,应包含攻略及避坑提示,以增强其客观性。

存在特定的“民宿推广指南”,详尽阐述了撰写帖子、推广技巧以及如何防止软性广告被平台封锁的策略。这些手段使得消费者难以区分哪些内容为真实用户分享,哪些为商家的广告宣传。

法律责任认定难点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的方超强律师指出,以商品或服务推广为目的发布的文章,可被视为广告。然而,平台博主与广告主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若采用隐蔽的合作方式,例如根据文章篇数、点赞数、转发数来计算推广费用,且文章中不包含引导消费的链接,那么判断这些文章是个人分享还是软文广告,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他也提到,即便用户自发传播推广内容,其本质并未改变,用户无需对广告发布负责,相关法律责任应由广告委托方、制作方和发布方承担。许多消费者对此类法律关系尚不甚了解。那么,你是否在“种草”平台上遭遇过虚假的笔记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