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景观:传统文化成热门,非遗项目受追捧

[复制链接]
查看26 | 回复0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遗传播助力

短视频媒体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逾130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平台推动了1200项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以“皮影戏‘皮一下很开心’话题挑战为例”,其播放量高达40.5亿次。众多年轻人竞相模仿皮影角色,加入舞蹈挑战。

2019年4月16日,抖音公司推出了“非遗合伙人计划”。在短短两周内,该计划成功推广了12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视频总量突破2400万条,观看次数累计超过1065亿次。与此同时,快手推出的“非遗传承人计划”也表现出色,仅三个月便收集了1800万条非遗相关视频。在六个月内,视频数量增幅超过50%,总观看次数超过300亿次,获得的点赞量更是超过了7亿次。

戏曲文化触达

自2019年8月起,抖音携手众多高校共同实施“DOU艺计划”。此项目通过短视频这一平台,专注于艺术普及,旨在提升公众的审美能力。同时,它还致力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致力于培育新一代戏曲爱好者。



2018年6月,抖音平台推出的“谁说戏曲不抖音”活动效果显著,相关短视频播放量成功突破7.4亿次。其中,《说唱脸谱》这一介绍变脸技艺的短视频在抖音上播放量超过98.6万次。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短视频在戏曲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影响。

文化传承示范

该短视频平台特邀文化传承者进行现场表演。利用网络技术和方法,平台有效地吸引了公众的极大兴趣,激发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深入体验。以简洁、清晰且富有吸引力的形式,传统艺术得到了创新的呈现。

“90后”和“00后”年轻一代对短视频文化传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展现出对传统艺术的极大兴趣,为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复苏提供了新的动力。

政务信息传播

短视频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众多政府机构积极响应。至2019年10月,抖音上政务类账号数量已突破1.6万家。这些账号共发布了超过82万条短视频。视频总播放量超过34.8亿次,点赞量更是达到了13.9亿次。

《2019抖音创作者生态报告》揭示,政务与媒体创作者在传播领域表现卓越。其作品平均播放量达76.9万次,这一数字超过了明星和娱乐创作者。这些作品深受网民喜爱,尤其是年轻网民群体。

公益服务贡献



短视频平台在参与公益事务中展现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快手这一平台上,以地方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为主题的短视频内容迅速受到关注。2019年,快手设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致力于探索“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的扶贫”新型模式。

该模式显著加速了贫困地区脱贫步伐,使当地特色资源得以通过短视频渠道被更广泛的观众认知。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传播方式,正对农村振兴产生积极影响,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民美育成效

短视频内容广泛,涵盖了信息传播至美育推广的多个领域,标志着从实用性向普及性的转变,并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诸如“DOU艺计划”等系列项目,通过短视频这一形式,推动了全民艺术教育的广泛传播。众多年轻用户因此有机会在平台上接受艺术教育,接触到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公众的审美水平大幅提升。具有吸引力的视频内容广泛流传,普及了大量艺术知识。这一现象促进了全民美育的进步,引领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短视频在文化传播、政务信息发布及公益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未来,这些领域的短视频可能会涌现出哪些创新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