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1392 | 回复0 | 2022-11-22 14: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总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它不仅包含着对未来的承诺,还对我们可能走向何方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甚至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象。无论是充满缺陷的人性,还是被计算逻辑所奴役,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一直吸引着我们。你可能会说,过去科幻电影中的创意场景,帮助你梦想出了口袋里的超级计算机。

1968年,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太空中遭遇了袭击。如今,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已经通过惊艳的视觉效果进入了我们的心灵。将我们的新能力与斯嘉丽·约翰逊或保罗·贝坦尼的声音结合起来,就能将抽象呈现为醉人的色彩飞溅。你所得到的不再是未来的人工智能,而是当下的一个角色。所以,让我们来浅析一下电影中人工智能的惊人发展。

人工智能在电影中的首次亮相

1927年,导演弗里茨·朗在德国默片《大都会》中对人工智能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前瞻性描述。在这个反乌托邦式的未来,富有的上层阶级在摩天大楼里统治着潦倒的下层阶级。这些下层阶级住在地下,为上面城市的运行干所有的脏活累活。弗雷德是市长的儿子,突然有一天他想去这座城市的底层,与下层阶级一起生活。在那里,他了解了身为下层阶级的艰苦,并选择放弃自己的象牙塔,加入了下层阶级。

他的父亲命令机械师把一个机器人变成玛利亚的样子,而弗雷德疯狂的爱上了这个机器人。当人工智能在下层阶级开始起义时,他试图使用机器人来维持控制,但却出现了错误。影片高潮部分,弗雷德目睹了玛利亚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却在融化的肉下发现了一具机器人骨架。尽管《大都会》的视觉效果极具创新性,但它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许多影评人对这部电影长达两小时的放映时间提出了批评,称其情节可笑。在盘尼西林没有发明之前,机器模仿人类的想法似乎太过牵强,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在这部电影中,人工智能的引入也暗示了当时的人们不需要被提醒生活的严酷。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新的体验,也许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也许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它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防御系统

1951年,我们在《地球停转之日》中看到了未来的经典。在这部黑白电影的开始,一个飞碟降落在华盛顿特区,揭示了一个坚忍的机器人高特,这个极其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够将我们的武器化为灰烬。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高特只是站在宇宙飞船旁边的一个守卫。那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诸如雷达和原子弹这样的技术进步,控制人工智能的概念不再是难以想象或可笑的。

《地球停转之日》将人工智能描绘成一个可以被控制和永久使用的守护者,尽管这一点在情节中并不明显。直到电影的结尾,高特才接到命令,在离开地球之前把他的主人捞了起来。这部电影从两个方面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多样性,一是它如何被正确使用,二是它如何被敌人感知。它还被证明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实现我们肉体无法单独达到的目标。直到20多年后,世界才被传送到一个遥远的星系,并引入两个文化偶像。



1977年,世界各地的观众在《星球大战》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伴随这个宇宙而来的还有两个最著名的角色——机器人R2-D2和C-3PO。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机器人如此受人喜爱,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忘记它们实际上是带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在为故事增加了无价喜剧效果的同时,《星球大战》还引入了C-3PO的语言能力,以及R2看似无限操纵任何机器的能力。

这两个机器人也都能进行对话和表达情感,丰富了故事情节,把我们带入了他们的世界。《星球大战》告诉我们,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武器或工具,还可以用来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它还告诉我们,人工智能也可以是有价值的伙伴。这些人工智能是朋友,不仅帮助解决技术上的困难,而且还站在人类这一边,帮助我们在太空中少一些孤独感。

太空漫游

观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最大的飞跃来自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故事主要发生在一艘飞往木星的宇宙飞船里,它展示了一场革命性的光和声的展示,引发了关于人类存在的许多问题,但最出色的表演来自一个红色灯泡。红色灯泡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系统“哈尔9000”。船上的一切行动都是哈尔操控的,他也有能力用一种单调且没有感情的声音进行随意的谈话,而那个红色灯泡的玻璃圆顶正盯着你。虽然哈尔似乎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他仍然受到编程的限制,这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我们在《2001太空漫游》得知,哈尔的主要指令是确保飞船到达目的地,调查外星生命存在的第一个证据。由于他的情感范围被限制在1和0之间,所以他缺乏理解,看不到飞船里的人需要成功到达的一部分。在一个场景中,电影里的角色在隔音的环境中讨论关闭哈尔,但哈尔还是破译这些计划。他认为这是对任务的一个威胁,在最后一名船员到达他的处理中心并关闭他之前,他杀死了大部分船员。与哈尔的前辈不同,这部电影里的人工智能不再是工具,而是一个我们可以认同的角色。

天网是极限

伴随着所有可能的承诺,也有可能发生警告。多年来,人工智能被描绘成是一个喜欢到处破坏的反派。例如,在1979年的电影《异形》中,一个人类角色被发现是一个机器人。当船员们在他们的飞船上与一个充满恶意的外星人战斗时,他认为人类的生命是可以牺牲的,并多次出手保护外星人。这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在人类突发奇想时可能造成的伤害的质疑。

五年后,《终结者》设想了一个后世界末日的未来,由被称为天网的人工智能网络主宰,以及它消灭人类的努力所产生的可怕后果。天网送了一个无情的杀人机器回到过去,以杀死一个名叫莎拉·康纳的女人,从而阻止她的儿子在未来摧毁人工智能网络。这个机器人由阿诺德·施瓦辛格赋予了生命,它发光的红色眼睛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新问题,如果我们最终无法控制我们自己造的物呢?

为人工智能的灵魂而战

多年来,人工智能的善恶问题一直围绕着好莱坞的编剧们。在1983年的电影《战争游戏》中,控制北美防空司令部导弹防御系统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通过一款井字游戏来告诉玩家世界范围的核战争是徒劳的。在《终结者2:审判日》中,阿诺德·施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角色变成了英雄。

在20世纪末,沃卓斯基姐妹为我们揭开了面纱,通过《黑客帝国》系列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真相。神秘的密探史密斯大概是《黑客帝国》中自己编程的奴隶,他详尽地论证道,人类是一种病毒,而机器人却是解药。也许人工智能就是未来,唯一阻碍其发展的是它的创造者——人类本身。

爱与被爱

1999年的美国动画电影《钢铁巨人》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柔软的一面,给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注入了亟需的纯真。这个有名无实的机器人有着近乎孩童般的举止,带着好奇心接近世界。他能够克服程序,牺牲自己来保护人类,而不是把自己当作武器。2001年,在《人工智能》中,儿童机器人大卫再次融化了观众的心。

这部电影中的机器人只有一个目的——爱与被爱。这部电影的故事,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构思,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库布里克去世后完成,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发展的一大步。尽管当时人工智能已经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年,但它仍处于起步阶段,也许是时候让它长大了。

这是为了你好

父母们总是在孩子长大后才会做一些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人工智能“父母”有类似的行为是合乎情理的。拿这个想法来说,把它放大到60亿灵魂,想象一个处理器能够比所有这些灵魂加起来更多的思考过程,你会得到一个女族长,她很可能会决定所有的人类需要被根植,直到世界末日。

这就是我们在名为VIKI的人工智能系统中看到的,VIKI是2004年艾萨克·阿西莫夫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中的反派。在整部电影中,我们都被告知控制着故事世界的机器人的法则,这些法则阻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然而,VIKI歪曲了这些法则,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它们进行了解释:给少数人带来的伤害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它导致了对多数人的保护。

同样的概念也是2008年间谍惊悚片《鹰眼》中人工智能系统背后的本质动机。随着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开始发展出更多的人性特征,它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性不安全感。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显然比人类大脑更强,也许它们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思故我在

随着进入21世纪,我们的技术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向前发展,而电影已经为人工智能的人格奠定了基础。人类与其新技术伙伴之间的共生关系在《钢铁侠》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同时它也开启了现代超级英雄的热潮。皮克斯在《机器人总动员》中进一步模糊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情感之间的界限,鼓励观众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一个可爱的机器人身上,并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类从故事中抹去。

我们也不要忘记,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艾伦·瑞克曼的声音在患有临床抑郁症的机器人马文体内产生了共鸣。所有这些电影都探索了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关系的可能性。坚定的伙伴,不知疲倦的保护者,可笑的救赎,人工智能已经从没有感情的新奇角色变成了我们电影叙事结构的一部分。他们还展示了我们的人性是如何泄露到他们的主板上的。

如何在人类世界中生存

21世纪10年代,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角色。在这个十年的开始,我们通过《创:战纪》进入了计算机领域。1982年风靡一时的经典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的续集《创:战纪》把我们带入了电脑世界,颠覆了我们与人工智能世界的联系。故事中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电脑程序,被想象成人形,而电影中反派则是被他对真实的渴望所驱使——在人类世界中生存。

在《创:战纪》上映后不久,我们就通过《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重游了外星人的世界。《异形:契约》延续了《创:战纪》中狡诈的人工智能角色的传统,我们看到孤独的杰昆·菲尼克斯爱上了由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跟随电影制作人一起探索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测试了视觉上的极限,以及我们的人工智能角色可以变成什么样子。

真正的“人”

在《机械姬》中,怀疑与真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故事让我们如此专注于观察机器人艾娃,寻找人性的迹象,以至于很容易忘记我们最不幸的能力之一——欺骗。这种独立思考的实施已经向我们表明,人工智能角色不再是电影故事板上的棋子,而是应该被密切关注和尊重的存在。

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我们真的见证了这一切,贾维斯变成了拥有自己权力的超级英雄,抡起铁锤,砸碎坏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是有缺陷的,但现在这些缺陷不再是代码上的错误,而是角色上的怪癖,这些特质让这些角色更有人情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