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螺蛳粉成硬通货,6000万人微博呼唤螺蛳粉自由

[复制链接]
查看129 | 回复0 | 2024-12-16 19: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螺蛳粉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小吃,不仅频繁登上热搜,还遭遇了缺货问题。知名商家库存告急,线上预售周期延长,工厂订单量激增,需等待数月。这种快速走红的现象既带来惊喜,也暴露出产能不足的难题,成为螺蛳粉市场的一大亮点和挑战。

螺蛳粉的热搜霸榜

螺蛳粉在微博热搜榜单上频繁亮相,并催生了“螺蛳粉炫富”这一热门词汇。根据百度指数数据,疫情期间其搜索量显著上升,甚至超过了黄焖鸡、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等知名小吃。这一趋势表明,螺蛳粉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者对这种美食的浓厚兴趣和喜爱,同时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对提升小吃知名度的巨大推动作用。

走向全国的历程



螺蛳粉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2008年10月,北京已出现本地螺蛳粉品牌,但消费者对螺蛳粉的了解极为有限,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创始人遭遇诸多挑战,包括解释名称读音、食材和气味等基本问题。线下门店运营艰难,早期因被认为目标群体狭窄,难以吸引投资。这些早期发展中的挑战成为了螺蛳粉迈向全国市场的关键障碍。

早期的味道困境

螺蛳粉的特有风味兼具两面性。首先,它构成了该产品的特色;然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使得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例如,柳州印象螺蛳粉的创始人庞静就提到,在店内逗留后,身上的气味会影响逛街,尤其是进入服装店。这种气味不仅干扰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妨碍了一部分潜在顾客的尝试,对螺蛳粉的早期推广构成了较大的挑战。

线上发展的尝试

2013年,马中开始探索线上销售袋装螺蛳粉的新领域。初期,平台入驻条件宽松,他凭借家庭作坊的形式开启了这一业务。此后,广西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袋装螺蛳粉的创业潮。2016至2019年,袋装螺蛳粉在线上市场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李子柒为其代言,进一步提升了螺蛳粉的知名度。

价格战中的坚持



2017至2018年间,螺蛳粉市场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众多品牌纷纷降价以促销,部分产品的单价甚至低于10元,甚至出现了亏损销售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如马中才品牌等坚守高品质的品牌承受了极大的压力。然而,部分品牌凭借对品质的坚持,成功留住了老客户,而那些过度依赖低价竞争的品牌则遭遇了严峻的生存考验。这一现象揭示了螺蛳粉市场在快速扩张过程中所显现出的策略分歧和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

疫情下的机遇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一些螺蛳粉生产厂重现生机。这种既比方便面更精致又比烹饪更便捷的食品,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新宠。回顾2015至2018年,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影响,袋装螺蛳粉在电商平台上的店铺数量、日销量及销售收入均显著增长。疫情的到来,为螺蛳粉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并选择将其纳入日常饮食。

螺蛳粉在全国的推广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坎坷,目前正面临成为“第五大国民小吃”的考验。关于螺蛳粉未来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哪些期望?欢迎点赞、转发本文,并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