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岁老人做视频记录生活,充实自我,别怕他人闲话

[复制链接]
查看57 | 回复0 | 2024-10-29 18: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视频盛行于今,却有一群特别的人群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便是那些出生于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们。这些人制作短视频并非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纯粹是为了记录日常、丰富自我,这种做法与常人迥异。这种做法无疑标志着一种新兴的生活态度潮流。

6070后的需求

当前社会中,50至60岁年龄段的人群,年龄偏大,在社会中占据着特殊地位。观察全国范围,这一批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出生的人,其生活已进入沉淀期。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然而生活节奏却逐渐趋于平淡。因此,许多人希望通过制作短视频来增添生活色彩,据估算,大约有一半的人群对此存在潜在需求。

短视频对他们而言,并非追求经济收益的首要目的。他们生活稳定,经济来源可靠,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这一新兴形式,为生活增色添彩。例如,一位居住在上海的60余岁女士就表示,制作短视频让她重拾年轻与活力。

做短视频的顾虑

然而,这一代人在制作短视频时遭遇了不少挑战。许多同龄人持有相似的担忧。就文化素养而言,许多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据调查,在部分县城及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人的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以下,占比约70%。这一现象使得他们在撰写文案、剪辑视频等方面遇到重重障碍,他们普遍认为,若不具备他人的专业水准,便难以制作出优秀的短视频。

思想观念是影响之一,他们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朴素与谦逊。以某些老人为例,他们自认能力有限,担心制作出的视频会招致嘲笑,因此常常处于既想尝试又畏惧前行的矛盾心理中。

低门槛的途径

实际上,制作短视频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技巧。对于他们而言,有诸多简便的方法可供选择。凭借个人的丰富经历,他们可以直接将这些经历转化为讲述内容。例如,在西北地区,一位大叔便通过分享自己的农耕经验,制作出的视频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将构思好的文案输入至手机,即便内容简略或不够精致,也能直接朗读。研究数据揭示,高达八成坚持此简便方法的老年群体,已成功上传了自己的短视频内容。

对待流量的态度

这部分群体展现出了异常的冷静态度。无论是身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大多数60后和70后的人在进行短视频创作时,并不以追求流量为首要目标。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视频能收获多少点赞或播放量。例如,一位来自深圳的退休老人,尽管他的短视频观看次数不多,但他依然乐在其中,坚持不懈地制作内容。在他看来,只要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这就足够了。

在他们眼中,即便没有获得关注,只要如实记录日常生活,他们便已实现个人目标。即便鲜为人知,他们仍致力于保存个人记忆。

视频表达要求

尽管对于短视频的制作要求并不严格,但仍存在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在朗读文案之前,务必确保其熟练掌握,这是他们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例如,江苏有一位大妈,因未事先熟悉文案便开始录制,导致表达不流畅,最终效果不佳。

内容应当保持真实,无需刻意追求所谓的热门引流手段。例如,在开头无需特意设置诱饵,他们所追求的是真诚与坦率。

分享成功经验

在当代人中,已有部分在短视频制作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一些刚开始尝试的老人即便采用最基础的方法,也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即便有些老人连领夹麦克风都不会正确使用,但他们的视频内容真实,洋溢着普通人的生活气息,依然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观众。

他们为后来有志于制作短视频的年轻人树立了切实可行的榜样,向他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无需畏惧,只需做自己,只要能够传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便已实现了制作短视频的初衷。

各位读者,在此提出一问:您周围是否有人制作短视频,且他们属于60后或70后?若您有相关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同时,若您认为本文有价值,敬请点赞并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