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披露近 2.7 万个虚假人设账号,专家提醒网络人设打造需谨慎

[复制链接]
查看73 | 回复0 | 2024-10-31 1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抖音平台数据显示,存在10种典型的虚假人设账号,这一现象无疑构成了网络环境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些虚假人设背后潜藏着诈骗风险,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广泛关注。

虚假人设账号类型

抖音平台已统计发现,存在10种常见的虚假人设账号,包括勤工俭学的学生和知名高校的研究生等。这些虚假人设遍布各领域,在2023年的抖音平台上广泛流传。这些账号通过塑造人们对不同身份的信任和印象,在虚拟网络中构建出看似真实的形象。例如,某些账号通过扮演名校研究生,分享学习经验以赢得粉丝信任,为后续的诈骗行为埋下伏笔。

这些虚假人设的设立目的多样且复杂,部分系不法分子故意为之,另有部分或许旨在吸引关注以获取流量。此外,这些账号可能遍布各地,影响范围广泛,识别与处理它们的时间跨度较长,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

平台治理态度

抖音目前正致力于打击虚假人设账号,相关治理措施持续进行。抖音安全中心负责人明确指出,平台将持续整治此类不当行为。自2023年起,已有涉嫌虚假人设的账号被平台封禁。尽管如此,面对大量账号,打击任务依然艰巨。

平台治理涉及算法监控及用户举报后的验证流程。然而,技术手段存在局限,如难以全面准确识别伪装账号。因此,需持续优化治理体系,以增强对虚假人设账号的打击效能。



人设诈骗心理原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指出,网络环境的虚拟特性使得人物设定易于构建。例如,农民工等不同身份的人物设定能够轻易获得他人信任。对于不法分子来说,这为实施诈骗行为提供了便利。这些虚假的人物设定通过利用用户的四种心理状态来进行诈骗。

猎奇心态的消费者,例如部分高收入群体,因“花钱看热闹”的心态而容易陷入诈骗陷阱。慕强心态的个体,通常为资源相对匮乏者,希望通过崇拜他人的人设来获利。攀比心态的用户容易受到煽动,参与打榜和充值。感性的人容易受到情绪的煽动,主动进行打款。这些情况都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根据2022至2023年的相关数据统计,这类诈骗案件的受害者群体表现出多样化的心态特征。

短视频用户易受骗原因

短视频时代,用户常受误导步入消费陷阱,甚至陷入网络骗局。这种现象源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网络环境的特性,如虚拟性和信息过载,使得用户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在大量视频内容的冲击下,人们往往难以迅速识别个人形象的真假。

用户警惕性不足。一些用户在目睹看似感人的寻找宠物爱心人士的形象时,因同情心作祟而放松了警惕。此类现象揭示了,无论是在网络生态还是用户个人素质层面,均需提升抵御虚假人设诈骗的防御能力。

诈骗防范建议



专家们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首先,在2023年这一时间节点,观看视频时需谨慎辨别,避免因同情或好奇过度而丧失理智。比如,遇到疑似虚假的爱心救助视频,应先保持冷静进行思考。其次,应多方核实信息,可以通过拨打反诈热线或向相关机构进行咨询。

此外,强化“专人负责”的观念至关重要。若意图协助某些账户中所称的求助者,应将相关信息转交给官方机构。同时,需清楚意识到自己仅是旁观者,在金钱交易的情况下,切勿过度投入个人情感。

公众的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尽管专家们提出了这些建议,然而,公众防范意识的提升依然面临挑战。当前,网络用户数量已高达数亿,如何在如此庞大的群体中有效传播防诈骗知识,成为一大难题。尽管部分地区已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但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优化。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短视频领域中,我们是否能够切实遵循专家的建议行动?每个人都应当自省,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这无疑是每个人必须深思的问题。期待各位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以共同增强防范意识。同时,我们也热切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各自遭遇的相似经历,进行深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