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遗借助网络传播手段重焕生机,播放量和观看量大幅增长

[复制链接]
查看36 | 回复0 | 2024-11-3 0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音乐舞蹈和民俗等,正遭遇消亡的危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些遗产普遍缺乏公众的关注。传统的传承方式难以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在一些地区,传统手工技艺因受众稀少、认知度低,面临着失传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有效的传播手段显得尤为关键。

非遗传承不仅关乎技艺或文化形式的保护,更蕴含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的深层内涵。这些宝贵的无形资产若悄然消逝,无疑将造成巨大的文化遗憾。

陕西非遗资源丰富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誉为令人瞩目的非遗资源大省。该省拥有四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91项,省级非遗项目则有766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手工艺、民族舞蹈、独特民俗等多个领域,宛如一座庞大的文化宝藏库。

陕西境内,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遍布各地。从历史悠久的西安,到周边的城镇与乡村,这些遗产项目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融合。例如,民俗类项目往往代表某一地区的独特节日庆祝文化,成为该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并见证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历程。

网络传播下的陕西非遗

网络传播使得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璀璨光芒。以2022年数据为例,陕西地区非遗相关短视频的播放次数高达141亿次,这一数字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超过300倍。非遗短视频犹如非遗的放大镜,让更多的人得以一睹非遗的精致魅力。



西安鼓乐等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在网络直播的助力下,再次进入公众的关注焦点。通过网络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找到了“新的舞台”,这一转变改善了其生存状况,显著提高了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传承从自发到主动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非遗的网络传播方式已由传承人的个人自发行为,逐步演变为文艺院团及非遗保护机构的主动决策。这一转变,从单打独斗的模式转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模式,对非遗的传播与保护具有深远影响。

以往,仅有少数传承者在自家庭院向访客展示独特技艺,而如今,专业团队运用先进设备,通过精心策划的直播等方式,实现了非遗技艺的大规模传播。非遗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展示与销售日益活跃。非遗的传播范围、深度和关注度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经济收益助力非遗传承

网络渠道助力非遗产品销售及直播互动,为非遗传承者及相关职业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利益。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家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显示,其中65个非遗项目通过网络平台成功拓展了销售渠道。



非遗传承者通过网络直播获得的打赏,有效提升了个人经济条件。以某些地区的手工艺传承者为例,他们过去仅依赖有限的本地销售所得,生活颇为艰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他们的手工艺品得以在全国乃至海外热销,生活不再为温饱而忧心,这使得他们能更加专注地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事业。

非遗保护传承理念的创新

非遗传承的数字化进程不仅在经济层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理念的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非遗与数字藏品、游戏、动漫等领域的结合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动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青年文化相结合,例如与数字藏品、游戏、动漫以及网络文学的交汇,仿佛构筑了一座连接年轻人的桥梁。此举旨在使非遗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与娱乐活动,使其重新焕发生活气息。这或许预示着非遗传承在数字时代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我们期待读者们踊跃发表评论,并积极分享和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