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投资者徐天行面对基金缩水的妥协与90后基民的投资热潮

[复制链接]
查看117 | 回复0 | 2024-12-20 0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投资者群体结构发生变动。据2月24日某投资平台发布的数据,购买三个或以上不同板块基金产品的投资者中,90后占比超过半数,这一现象揭示了90后对基金市场的积极参与。同时,在热门话题“基金暴跌,年轻人为何难以幸免”中,众多年轻人表达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90后成基金投资主力

这一现象与90后理财观念的演变密切相关。时代进步使得90后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金融知识,他们渴望通过多元化基金投资实现财富增长。此外,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90后面临较大的消费压力,且不满足于单一的收入来源,这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基金投资,以期望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90后投资者在整体中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一现象反映了年轻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正趋向多样化,同时,这也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

基金经理饭圈化的现象

社交平台上的基金经理受到的追捧呈现出“饭圈化”现象。众多年轻投资者倾向于“跟风投资”,其行为类似于追星粉丝对明星的狂热。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指出,这种现象与上一代股民对“巴菲特午餐”的热衷有相似之处。然而,这种跟风行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当基金业绩上升时,投资者便纷纷追捧;一旦净值下滑,便转而进行辱骂。这种盲目跟风不仅可能导致投资者判断失误,还可能对基金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这种极端立场不仅干扰了基金经理的日常工作,还破坏了投资市场的稳定秩序。

投资类博主的不良影响

社交平台上的投资博主主要分为两大类。首先是全职财经博主,他们通过市场分析向观众推荐基金产品。不过,这些博主的专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博主仅通过展示个人收益,运用巧妙的话语技巧并适度提示风险,便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粉丝。

更有严重情况,某些博主为谋取推广费,不惜伪造收益证明和推荐投资产品。此类现象相当普遍,比如一位90后教育领域知名博主,每日接到的理财推广邀请就达百条之多,这无疑对年轻人在基金投资上的选择产生了严重误导。

平台限制的缺失

尽管在B站和小红书上搜索“基金”会看到“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提示,然而这一警示远远不足。平台在监管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它仅对平台上过于违规的基金推荐行为进行限制,却不对博主引导粉丝至销售环节的行为加以管控。

平台因而难以对博主与销售间的互动进行有效监控,这为不良博主提供了可乘之机。

基金管理人的宣传讲究

雷杰,中财龙马资本董事长,提出基金管理人在年轻投资者的活跃平台上进行创新宣传的见解。他认为,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推广基金,这种做法更符合年轻人的接受习惯,有助于推广基金理财知识。

此举有助于提升基金产品的认知度,同时促使年轻投资者对基金投资持有更为理性的态度。

投资需自身成长

郭田勇指出,投资基金是年轻人的一种个人选择。每一代人在初次涉足投资领域时,都需要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年轻人不应过分依赖他人的指导,而应主动增强自己的投资知识和决策能力。

众多年轻投资者在投资实践中,究竟采取了何种策略来应对这些复杂状况?我们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分享个人经验,同时,欢迎对文章点赞及转发,以便更多人士洞察基金投资的实际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