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过度使用短视频平台引发家庭担忧:信息茧房与消费陷阱问题凸显

[复制链接]
查看110 | 回复0 | 2024-12-20 12: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视频行业迅猛增长,吸引众多老年人加入。但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例如,部分老人可能过度打赏,陷入信息封闭,或因购物成瘾面临售后服务难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人短视频使用渐趋普遍

近期,短视频因操作简便快捷而广泛传播。在此趋势下,老年人群亦纷纷加入短视频应用。以一二线城市社区为例,研究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的老年人每日都会花时间观看短视频。这一现象揭示了短视频对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了显著的影响。随着老年人空闲时间的增加,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无聊,然而,相关问题也随之浮现。

老人的短视频使用频率各异,有的仅于空闲时偶尔浏览,而另一些则几乎将此作为日常主要娱乐。这种现象与他们的社交状况、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打赏与信息茧房问题

尽管数量不多,但确实存在一些老年人陷入了高额打赏的困境。与此同时,众多老年人正遭受大数据信息茧房的限制。例如,在部分家庭中,老年人观看短视频时,超过七八成内容都是同一类。在某小区,一位老人对养生视频产生兴趣后,平台大量推送此类内容,导致老人误以为外界养生风险广泛存在,进而产生过度担忧。这种定向推送不仅限制了老年人获取多样化信息,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老年人通常对这类大数据推送缺乏明确的理解,他们容易受到某种观念的持续影响,难以自行解除这种影响。这一点凸显了短视频平台算法对老年用户使用体验构成的挑战。

沉迷购物与售后困扰



许多老年人对短视频购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沈雯的母亲为例,她掌握了网购技巧后,在多个平台大量购物。据调查,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网购的退货率仅占百分之十五,这一比例远低于年轻人。这并非意味着他们的满意度较高,实际上,许多老人并不熟悉退货流程。在一些地区,当老年人购买到不合格商品时,由于售后流程繁琐或完全不知如何处理售后问题,他们往往只能默默忍受。这一现象表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在购物活动中,老年人往往难以准确评估商品信息,商家吸引人的宣传容易使其受骗,这亦是促成过度消费的一大因素。

沉迷的多种原因

老年人倾向于通过观看短视频来缓解孤独。在众多独居老人或子女繁忙的家庭中,短视频似乎扮演了重要的陪伴角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绪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弱,导致难以控制观看短视频的时间,往往容易沉迷。例如,在某农村社区,众多外出工作的子女家中,老人一天中多数时间都在刷短视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其他兴趣和社交活动。

他们对于负面信息的辨识及心理承受力不足,易于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进而更倾向于通过刷短视频来寻求情绪的舒缓。

可能产生的危害



信息茧房中的老年群体,若接触到的是负面信息,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以某些社区为例,部分老人在频繁观看疾病相关短视频后,常感忧虑。过度依赖此类视频,可能导致老人减少与他人的现实互动,影响其融入社会的程度。据调查,长期沉迷于短视频的老年人,其参与社区活动的比例下降了近三成。

此外,过度的消费可能导致老年人面临经济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退休金水平较低的老人,不恰当的购物开支可能会妨碍他们维持日常生活的稳定。

应对的建议措施

心理咨询师建议,老年人可以发展诸如书法和绘画等多样化的兴趣。在部分社区举办的老年活动中,热衷于书法的老年人将注意力从观看短视频转向了书法创作,从而缩短了观看短视频的时间。子女可以协助父母开启手机的健康使用模式,对使用时间进行限制。例如,某些家庭通过每两小时提醒的方式,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老年人需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拓展社交圈。社区内的邻里交往能给予他们满足感。例如,一些老旧小区成立了老年聊天小组,定期举办交流互动,参与其中的老人对短视频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在此,不禁要询问读者,您周围是否也有因短视频而困扰的长者?期望大家能点赞并转发本文,以唤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