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露营热潮:洁白的帐篷、篝火与吉他的完美假期体验

[复制链接]
查看33 | 回复0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露营行业初态

目前,国内露营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同新生儿般稚嫩。大部分企业尚在成长阶段,盈利状况不佳,许多企业甚至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即便是如“嗨king野奢营地”和“挪客”等较为知名的企业,也还未通过运营实现资本积累,仍依赖融资来增强发展动力,在露营行业浪潮中步履维艰。

2023年的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国内露营企业收入薄弱,甚至有的企业出现亏损。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者趋于保守,露营企业获取客户的成本上升,导致行业发展前景短期内难以乐观。

“卖水人”效应凸显

“‘卖水人’这一称呼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淘金潮,目前仍适用于露营行业。许多经营露营帐篷等户外产品的企业,正如同为淘金者提供饮水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以牧笛高为例,在今年五一期间股价实现涨停,次日涨幅更是超过5%,全年累计市值增长已超过67%。”



自2021年起,国内露营热潮兴起,牧笛公司迅速把握住了这一商机。公司业绩持续攀升,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这得益于公司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战略布局,以及通过高效项目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使得牧笛在露营装备领域确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

行业发展利好因素

露营热潮并非无因。根据浙江自然分析,国际旅行受到限制,同时教育领域的“双减”政策也已推行,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短途旅行,尤其是自驾游和露营活动的兴盛。具体数据显现,2021年国内对于中远程旅行的需求尚未完全显现,旅游人流主要聚集在省内地域,而短途旅行则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主流趋势。

2023年假期数据表明,周边露营游预订显著上升。据专家分析,未来二三季度,短途露营旅游趋势有望持续。这一现象为露营装备行业带来了持续的市场机遇。

露营消费存在局限

露营虽受欢迎,但并非必需品。其营业活动受季节性影响显著,主要集中在4月至10月,且受天气状况制约。此外,对于众多国内消费者而言,这种在国外颇受欢迎的自助露营方式,由于国人冒险意识尚需提升,许多人尚未敢于尝试。

调查数据显示,露营爱好者普遍寻求新鲜感,而其重复购买比例较低。这表明露营市场属于小众领域,难以支持众多企业持续发展。一旦热潮消退,市场可能会迅速降温。

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露营行业表面呈现繁荣景象,然而深入分析企业业绩数据,可以发现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以牧笛高为例,2021年国内业务收入增幅超过90%,然而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仍超过三分之二。该公司通过OEM/ODM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其产品在欧美、澳洲等多个国际市场广受欢迎。

牧笛高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其产品主要面向出口市场,国内帐篷销售所占比例较低。众多露营装备企业认识到,为了实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短期内应将战略眼光转向国际市场。

从业者的美好期望

露营行业从业者普遍期望这股热潮能持续,而非短暂。例如,行业代表Erica表示,她负责的露营项目复购率较高。他们致力于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露营形式和场地,吸引更多人群持续投身露营活动。

目前,从业者正致力于探索露营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价值。部分露营地已启动亲子户外教育项目及户外技能训练等课程。展望未来,露营行业有望通过多样化经营模式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业内普遍关注露营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是否能够持续升温,进而演变成为一种持久性的休闲活动模式。期待您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恳请您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