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1月28日至2月5日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诉数据集中 /b >

在监测时段内,有关“消费维权”的投诉资讯累计达1451612条,其比例为7.68%。其中,“文旅出行”相关的抱怨信息有201770条,占比13.90%,平均每天约有2.5万条。特别是在2月2日和5日,这类信息量达到峰值。这些数据反映出,春节期间消费维权问题较为显著。

餐饮消费乱象 /b >

春节期间,亲友间的探访与外出聚餐活动显著增多,进而大幅提升了餐饮需求。但这一现象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价格争议、食品安全隐患以及服务质量矛盾等情形频发。消费者在部分餐馆就餐时,可能遇到菜品价格昂贵、食品卫生状况不佳或服务员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这些因素均对用餐体验造成了负面影响。

文娱热点问题 /b >



《哪吒2》等影片受欢迎度提升,导致多地增加放映场次和观影点。但这一现象也引发了配套服务方面的争议。春节期间,一些小县城电影票价上涨,无座票与有座票价格相同,甚至出现了以小板凳观影的定价方式,这些做法明显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网购阻碍重重 /b >

春节期间,网络购物需求激增。国家实施的补贴政策,使得家电等商品的销售热度进一步攀升。然而,部分促销活动的规则不够明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良的购物体验。部分商家通过虚构物流信息,以货物丢失为借口,诱导消费者申请退款。同时,平台对促销商品的介绍不够直观,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隐藏在细节中的信息。

出行困扰频发 /b >



春节期间,多起“文旅出行”相关负面新闻接连出现。游客在景区滞留现象频繁,景区接待及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游客权益因此受损。服务规范不明确,消费者在退票之外难以获得其他补偿,这严重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多方解决建议 /b >

为提升消费质量,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商家需积极行动。监管机构应利用网络平台公布消费风险分布数据。行业协会需促进行业规范,对外公布内部规章制度及消费风险警示。商家需秉持诚信原则,增强价格信息的公开性,以降低消费纠纷。

春节期间购物,您是否遭遇了令人不快的体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遭遇。同时,请为本文点赞并转发,以增强公众对春节期间消费权益保护话题的关注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