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事件引发热议:微博热搜霸屏,网友质疑双击真实性

[复制链接]
查看128 | 回复0 | 2024-12-24 03: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博热搜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是否易受人为操控引发了广泛讨论。Kinder提出,微博热搜存在被人为“刷”的现象,这一观点对公众对热搜真实性的理解构成了挑战。

刷榜渠道

微博热搜排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企业可同微博官方建立商业合作关系,购买热搜榜上的特定广告位置,如第三和第六位。据《财经》E法调查,联系微博官方的商业合作热线显示,第三条热搜的广告费每日高达140万元,而第六条则为120万元。其二,企业可以委托掌握微博算法的第三方刷榜公司进行操作。

官方合作费用高昂,且涉及特定标识问题。若采用此模式,热搜榜将显现广告提示,如“荐”字标记,可能进而影响点击量。

官方操作灵活性

微博在人工审核内容时,并不严格遵循单一标准。官方回应称,他们会结合市场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对与微博有合作关系的艺人或品牌实施“弹性标准”。然而,内容是否能够进入榜单,还需审核人员的最终决定。即便明星与微博有深度合作,话题即便被纳入“热搜池”,能否登上榜单或吸引更多流量,仍取决于算法的运作。据一位前新浪员工透露,部分顶级明星的新闻受到算法影响较小,但未提供更多细节。

刷榜操作流程



非官方刷榜公司的操作步骤相对繁琐。在策划推广一个话题时,通常先组织3至4位知名博主及众多金牌博主进行话题讨论,以营造讨论热度,即“引导舆论”。若未能吸引到足够的普通用户参与,第三方公司会动用平日里培养的大量普通用户账号,以提升搜索量和评论量,从而实现上热搜的目标。此外,刷榜服务中还包括一定比例的“维护费用”,旨在保证话题能在热搜榜上持续一段时间,避免排名下滑。

微博官方治理举措

自2018年5月起,微博已发布通告,强化对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刷榜行为的惩处。对刷榜行为的主要获益者,如明星、节目、事件名称等,将实施严格制裁,包括三个月内禁止其内容出现在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以及禁止相关账号主持话题。微博强调,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持续对热搜榜的算法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防刷机制。同时,微博声明不提供任何刷热搜服务,并提醒网民对声称能刷热搜的服务商保持警惕。

各方利益关联



观察整个产业链,它可划分为上游以平台方为主的内容链以及中游以娱乐企业、营销账号为主的资本链。在资本链中,“买热搜”是明星团队频繁采取的行为。这一现象反映出热搜背后涉及众多利益关系。Kinder指出,无论是话题推动还是热度提升,这些行为均与微博追求流量的目标相契合,因此平台在治理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强烈。

社会责任

热搜内容对用户心理和行为存在潜在影响。专家指出,用户一旦养成关注热搜的习惯,热搜传递的信息便至关重要。在技术之外,平台应承担维护公序良俗和过滤不良信息的责任。同时,网民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此外,建议设立“低俗热搜榜”,由公众评判并共同维护热搜环境的清洁。

您如何看待微博热搜内容的真实性?本文旨在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微博热搜排名机制,同时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此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