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热搜榜暂停更新一周,揭秘背后的数据生意

[复制链接]
查看19 | 回复0 |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社交媒体监管问题再次引发公众热议。实际上,两年前,微博因热搜处理争议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接下来,我们将对当时微博的整改历程进行回顾,并深入分析其中涉及的数据刷量等灰色产业链问题。

微博曾被指失察整改

两年前,微博因未履行审查用户发布违法信息的责任而受到批评。随后,微博对热搜板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暂停与整改。自2018年1月27日21时起至2月3日21时,微博的热搜榜、热门话题榜等关键板块均临时关闭。此举当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大家普遍希望微博能加强管理,营造一个更加清新的网络环境。

微博公告加大处理

在整改期间,微博发布了一则公告,指出将加大对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榜刷榜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一举措展现了平台的坚定立场,目标在于彻底改变刷榜带来的不良风气。然而,尽管如此,刷榜和数据代刷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仍在网络暗处持续扩散。

南都调查数据生意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微博数据交易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热门关键词的购买、广告位置的推荐、认证信息的修改、粉丝的购买以及转发、评论、点赞等服务的提供,每项服务都有明确的价格。同时,还设有专门的培训课程传授相关操作技巧。部分卖家透露,热门关键词可以自行操作获得,而热搜则需要借助外部手段,这体现了代刷市场的操作手法多样性。

微评强调法律监管

新华社对微博平台上出现的问题作出评论,指出网络空间并非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亦应遵守现实世界的法律法规。尽管互联网是虚拟空间,但其发展仍受法律限制。此举向微博等平台发出警醒,呼吁各方强化自我约束,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稳定与有序。

代刷处罚冷却账号

新浪微博对涉嫌刷榜的账号和话题采取了“冷却”策略。南都记者统计显示,该措施涉及30个热门话题和8个热搜词,这些话题和词横跨明星、节目、事件等多个领域。受影响的明星、节目、事件名称,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将不会出现在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上。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数据刷榜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

黑灰产业依然猖獗

微博虽已实施整改及处罚,但网络上的数据代刷非法活动仍旧频繁。南都记者以“热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近百个QQ群提供各类代刷服务,涵盖实时热搜榜和打CALL等。同时,市面上有商家出售微博数据代刷教程,售价398元,并承诺学员月收入可达万元。更有极端案例,某些网站向多个平台提供代刷服务,如“代刷XX”网站,仅需0.5元便可购买100个微博初级粉丝。

各界对于网络平台如何有效打击数据刷单等违法行为持有不同看法。我们热切期待读者们留言参与讨论,对文章给予点赞,并积极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