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热播引发年轻人追捧,周边产品破圈成为新潮流

[复制链接]
查看25 | 回复0 |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觉醒年代》首播成热点

2月1日,央视首播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该剧迅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该剧以全景视角描绘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程。自播出以来,相关话题频繁出现在热搜榜单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当前电视剧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年轻人热衷收集周边

当前,许多年轻人在表达对影视作品的喜爱时,倾向于采取直接的方式,并对相关周边产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周边”一词起初特指动漫的衍生商品,但其内涵现已扩展至品牌、影视作品等多个范畴。这些周边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涉及与核心产品形象相契合的日常用品。《觉醒年代》的粉丝群体中,搜集这些周边产品已成为他们表达喜爱之情的关键途径。

粉丝构建群体认同

影视剧周边拓展了其价值范围,成为观众集体记忆的载体。粉丝通过搜集周边产品,在剧迷社群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形成集体认同感。他们认为:“我正用我的钱包为所支持的价值观投下选票”,并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剧集及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也凸显了在当代粉丝经济中,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的显著地位。

非官方周边受追捧

《觉醒年代》一经走红,尽管制作团队未通过官方途径推出相关周边产品,但粉丝们的热情并未减退,纷纷自发制作。例如,《新青年》系列的周边产品,包括印有封面图案的帆布包、笔记本、T恤等,颇受粉丝喜爱,多数剧迷都拥有这些物品。此外,印有鲁迅名言的贴纸、手绘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也因鲁迅在剧中的受欢迎程度而备受追捧,迅速被抢购一空。

自制周边与打卡热潮

该剧的忠实拥趸们积极投身于设计剧集相关周边产品,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激情。与此同时,参观博物馆、探访历史遗迹已成为流行的周边收藏方式。北京鲁迅博物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故居)等地,成为剧迷们热衷打卡的地点,他们在此亲身感受新文化运动的氛围。

多元周边丰富呈现

《觉醒年代》的周边产品,除却先前提及的各类物品,剧中角色的表情包亦成为众多粉丝手机中的珍藏。例如,鲁迅手持“不干了”木牌抗议的瞬间,已成为流传甚广的表情素材。从衍生商品到纪念地打卡,再到表情包的搜集,《觉醒年代》的周边产品线相当丰富,这充分展现了粉丝对该剧周边的极大兴趣。个人是否会对喜爱的一部剧产生收集其周边的冲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