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危机:从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事件看个人信息保护的紧迫性

[复制链接]
查看37 | 回复0 |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件缘起

在最近10天内,百度副总裁的女儿“开盒”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3月12日,这一恶意行为悄然启动,微博用户“眼眸”疑似在群组中公布了元歌的手机号码。起因是两个群组因一张图片的抄袭问题发生争执,白杨等网友加入对方QQ群进行理论,随后事态进一步恶化。

受害者白杨

白杨也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受害者,接到了大量侮辱性的信息。对方不仅给白杨所喜爱的角色起了恶名,还用侮辱性语言对她进行攻击。在遭受伤害的初期,白杨曾考虑过报复,却发现难以获取对方的个人信息。经过调查,她发现从2023年到2024年,“眼眸”在圈内频繁地对众多有共同兴趣的人进行攻击,甚至每日随机公开他人的身份信息。

白杨的遭遇



一周后,白杨在学校接收到了一个未标注寄送地址的空包裹,她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警告。起初,她考虑过进行反击,但由于无法获取对方信息,最终选择了放弃。她认识到,在这起开盒事件中,她并非唯一受害者,还有众多人遭受了“眼眸”的侵害。

受害者玥玥

玥玥起初并未考虑过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开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让她倍感疲惫,持续关注手机,导致她无法集中精力处理事务。为了起诉微博平台并获取侵权者的父亲身份证号,她花费了数月时间,且律师费用超过5000元,但最终可能仅能获得一个空洞的道歉,这一前景让她感到退缩。

受害者小可



小可若对事件处理结果不满意,将不再在网上公开个人信息。她认为开盒行为无需成本且无人处理,这实际上是在助长此类行为。此外,她已与6名同样遭受开盒之害的声援者建立群组,旨在联合搜集更多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违法证据,共同提起诉讼。

“眼眸”情况

风波的焦点人物“眼眸”不过13岁,曾一度选择退避。然而,在短短数日内,她的个人信息便被陌生人挖掘。令人忧虑的是,这位未成年外国公民能够迅速获取他人信息。此外,已有媒体报道提及隐私信息的获取问题,例如,市场上存在社工库,点击百度页面上的广告,个人信息可能被纳入数据池。这一现象此前引发了关于“中国人是否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的争议。

当前隐私信息广泛传播,极易引起公众高度关注。针对如何有效防御“开盒”等行为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