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评论生态积弊:营销号占据热搜热评,内容偏激片面

[复制链接]
查看17 | 回复0 | 2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评营销号泛滥成灾

近期,界面新闻记者对热搜话题评论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热门评论多被营销账号所占据。以7月7日中国新闻网的一篇热搜为例,前十热门评论中,有七条由营销账号发布。此类情况并非偶然,营销账号在各大平台广泛存在,严重扰乱了微博社区的正常讨论环境。

众多营销账号频繁占据微博热门话题评论区,所发布的内容多偏离正常讨论范围,通过极端、片面的言辞吸引关注,进而影响用户在微博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体验。

营销号破坏生态隐患大

营销号在热门评论区域大量存在,其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用户体验的恶化,而且对微博整体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账号推广的内容可能包含色情或赌博成分,在流量密集的热门内容评论区,它们通过吸引眼球来获取关注,随后便试图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利益。



以木子洋洋等人为例,他们利用热门评论区域吸引流量。观察行业现状,营销账号的盈利途径涵盖广告推广分成、付费评论以及账号买卖,这些行为对微博生态造成了显著影响。

营销号常见变现路径

多种变现途径被营销号采用,其中广告推广并按点击量分成是普遍做法。以2018至2019年间为例,多个知名营销账号如迷路的木子洋洋、我叫邱少华啊等,推广了同公司的AI面相测试服务。用户通过点击提供的短链接,可进入付费的H5页面,营销账号因此获得收益。

有偿评论作为一种手段,营销账号在热门评论区域获得大量点赞并具备一定IP影响力后,便开始收取费用进行评论控制。同时,出售账号也是营销账号实现盈利的途径之一,涉及将具有一定访问量的账号进行交易。

用户呼吁清理难如愿

众多用户对营销账号在热门评论区的存在表示不悦,期望微博能够主动进行清理。尽管微博已升级评论系统的识别功能,但仍有部分用户反映评论被无端删除。

众多用户在微博上向微博管理员报告问题,尽管微博以公告方式作出回应,然而用户们依旧期待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清理手段,以恢复热评区的正常讨论环境。

平台调整策略引争议



7月4日,微博发布声明,宣布调整热评区展示策略,旨在过滤掉黑产相关内容。新策略仅展示可信用户的评论。此举虽旨在打击营销账号,却对普通用户的阅读体验产生了影响,引发了部分用户的讨论和质疑。

从事微博代运营的微商专家表示,营销账号的热门评论研究者会分析评论机制,并倾向于选择权重较高的账号进行评论。微博近期对策略进行了调整,其能否在治理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平衡,目前尚需进一步观察。

治理营销号任重道远

微博增设了针对“恶意营销”和“引战”等行为的投诉类别,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以协助处理。此举标志着微博在两年后对评论区的营销账号进行了整治,可能是受到监管压力的推动。

微博作为拥有超过2.4亿日活跃用户的公共讨论平台,若欲改善互动氛围,必须在追求商业利益与维护公共价值之间取得平衡,并需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针对微博在热评区管理营销账号的问题,您认为其能否有效进行治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